公司降薪,走还是留?

好运MONEY+2012-04-19 12:01:00

责编:群硕系统

夏普员工将被集体减薪。

为了抵御行业寒流,4月1日,日本夏普向公司工会提出,希望2012年5月至12月,普通员工月薪下调2%,管理层下调5%,高管下调20%到40%。夏普称,希望全体员工与公司一起共度难关。

但千万别以为夏普会就此一蹶不振。在宣布集体减薪的几天前,夏普已经与鸿海精密达成协议,将建立一个资本与商业的联盟,以帮助推动其核心液晶面板业务的全面反弹。夏普希望借这个机会翻身。

即便如此,任何收到降薪通知的职场人都会心头一紧:我该怎么办?

“职场中人看重的无非是收入和职业前景。如果这家公司给你提供的这份工作,它未来的收入和职业前景都很好,即便是现在降薪,也应该选择留下来。一般来说,2%的降幅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某团购网站人力资源总监赖斌强说。

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也赞同赖斌强的观点,他认为薪水不应该成为留在一家公司的第一位因素,尤其是对于处在职业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公司业务、行业潜力及个人发展都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产品经理孔涛不同意赖斌强的观点,他认为,如果碰到类似的事情,普通员工最好离开。“夏普是一家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降薪其实是走下坡路的信号。”孔涛说,成熟期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未来将很难有发展空间,普通员工的职场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一家公司的业务危机通常会引发结构调整和人事更替。职引招聘网CEO王新宇分析,从夏普宣布的不同级别员工的降薪幅度来看,说明这家公司相对来说对员工还是负责任的,本质上也表达了希望员工和公司共渡难关的诚意。

“说到底,就是看你的基本判断,看你对这家公司有没有信心。”王新宇建议,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职场人应该首先关注公司本身的战略计划,看看公司下一步的计划,再做出自己的判断。

夏普作为一家日资企业,当出现经营危机的时候,第一步选择的是降薪,而不是立即裁员。王新宇认为,这也是日资企业与欧美企业或者台资企业的不同之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资企业的员工就没有失业风险。“夏普公司所处的这个行业目前来说还是一个依然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但公司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危机,这说明,其实是这家公司领导层的决策出现了问题。”

王新宇建议,如果碰到类似的情况,职场人应该密切留意公司管理层的变化,通过观察高层变动,判断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战略有无变化。如果危机之下公司依然没有比较大的调整,那几乎可以判断这样的公司不值得你留下来。

所以,即便陷入危机的公司暂时没有裁员,职场人也需要判断这次降薪的举动是否是公司下一步裁员的信号,是否在“逼”员工主动离职。

仍然以夏普公司为例,王新宇表示,类似夏普这样的制造型企业,员工的总成本所占的比重大约在15%左右,是比较低的。减薪看起来是为公司节约了一定的成本,但放到公司全部运营成本中去衡量,能节约的部分其实很少,这意味着,降薪对挽救类似企业的亏损状况其实帮助不大,如果短时间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不到扭转,裁员只是时间问题。

当你有一天不幸遭遇到同样的状况,可以从三个维度思考自己要不要留下来:判断公司的下一步战略计划,留意公司高层变动,分析降薪对于企业扭亏作用的大小。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最好不要抱着“熬到公司裁员发补偿金”的想法左右犹豫。

王新宇提醒,日韩企业的员工受到较为封闭、等级森严的公司文化影响,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市场机会在减少。在这些企业工作的职场人要留心公司的各种动向,尽早为自己做好职场规划。

如果决定留下,积极在危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既对公司有利,也能帮到你自己。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相比在简历上粉饰自己的各种“合作项目”,在困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实在、有说服力。即便以后换工作,任何公司都会有兴趣倾听你的解决方案。

你也可以从这些角度考量

1. 你的职位是否能获得更多承担关键责任的机会。

2. 待遇下降是否明显影响生活需求。

3. 公司现有制度是否因此出现混乱。

4. 公司文化和企业形象是否因此受损。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