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SXL星诺咨询位于上海的办公室,眼前的景象似乎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咨询公司。十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坐在不同的办公桌前,抱着电脑或电话讨论着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而他们服务的客户,包括阿迪达斯、乐购、Guess、摩托罗拉在内的许多国内外大公司。
“聚集优秀的大学生为大公司做咨询,这在欧洲很常见。”古思达(Gustav Astrom)是SXL星诺咨询的创始人兼CEO,聊起公司独特的经营模式,这个在中国扎根多年的瑞典人认为,自己只是把国外的模式带进了中国,当然还融入了一些“中国特色”。
大公司为什么?
是什么让大公司愿意花钱请一群初出茅庐甚至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为他们做咨询,古思达的回答很简单,“更低的价格和更灵活的服务”。
“在最初接触SXL的时候,确实有一些顾虑,毕竟他们的业务模式和传统咨询公司并不相同。”周海涛是SKF中国区的业务经理,让一群“学生兵”来承担滚动轴承行业的相关咨询项目,起初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不过,“作为咨询以及市场调研业务外包的新选择”,周海涛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事实上,打动周海涛的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费价格。
“我们给到客户的项目价格,差不多是麦肯锡、贝恩之类传统咨询公司同类项目的三分之一,有时甚至更低。”在古思达看来,咨询行业“卖”的就是人,而在人才的溢价上传统咨询公司又要得太多,“一个很简单的任务,虽然没有必要,但咨询公司仍然会派一个MBA去做,这样价格自然就高。”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忙季的时候,大咨询公司往往不屑于接这样简单的项目,于是这便是古思达看到的商机。
和许多选择SXL的其他客户一样,周海涛带来的项目通常并不复杂,主要是一些基础的信息获取类项目。“目前的顾虑还是对学生团队的能力和认知不充分,在定义项目的时候会考虑范围和内容是否合适由他们来做。”通常,周海涛会提前定好框架,规定一个时间段,交由SXL来完成项目。至于这类项目的反馈,周海涛认为,“结果证明他们的能力和业务质量还是很让我们满意的。”
“薄利多销”,显然正是古思达为SXL制定的方向策略。
对于一家只有不到二十个全职员工的咨询公司来说,一年超过150个项目数量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如果计算上公司流动的实习生人数,SXL或许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具有近百人规模的公司。古思达把SXL比作“像麦当劳那样做生意”,每卖出一个汉堡或许赚不了几个钱,但每天卖出很多个汉堡效果就会很不一样。
据古思达介绍,去年一年,SXL的咨询业务中有超过40%都是老客户,他相信或许这个数字已经能够很好地回答,客户们是否还愿意花钱请学生做咨询这个问题。
管理流动的学生员工
流动率高通常是企业最头疼的人事问题,而在SXL学生助理的停留时间通常只有两到三个月,如此高的流动率对公司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SXL的前身被称作Nova Networks,一个学生社交网络,在这里古思达曾经想聚集一批国内优秀大学生,让他们自由地交流认识,拓展社交圈。然而,当他开始转型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时,古思达意识到,仅仅依靠学生组织在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开始物色具有咨询行业从业经验,以及MBA背景的全职员工加入项目管理行列。
如今,SXL拥有近十名全职项目经理,负责管理团队中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培训和业务支持。学生们在SXL承担着大部分项目执行的工作,电话会议,做访谈,甚至需要出差进行调研等等,而这批全职经理的作用有时只是简单的指导,有时却是非常关键的团队核心作用,不论对于客户还是学生本身,都非常有效。
其次,古思达强调选择优秀的学生也是本着对客户负责的态度,“我们首先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加入,避免出现太糟糕的情况。”SXL的招聘信息通常只选择在部分排名靠前的大学论坛上进行发布。
在SXL的学生团队中,不乏许多具有研究生学历,甚至具有一段时间工作经历后到这里来Gap year的实习生。在他们看来,不是为了那份实习工资,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够真正参与到咨询项目中来,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多的经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