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深圳不平静。昨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深圳建筑行业使用大量海砂致使楼盘寿命减半,让深圳这座沿海城市的房屋质量备受质疑。
在今日上午11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住建局”)表示,除了已经公布的6项措施,昨夜又追加了2项措施, 包括向全市所有相关企业发出关于“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查的通知”和对媒体曝光的4家搅拌站以及涉嫌流入不合格建筑用砂的3个项目如平安金融大厦,责令停业和停工整顿。
海砂检测并非强制?
这四家搅拌站是深圳市天地混凝土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大洋建材有限公司﹑华润文伟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港创建材有限公司。 涉嫌流入不合格建筑用砂的三个项目为嘉逸豪园﹑大冲城市更新项目和中国平安的总部大楼平安金融大厦。
昨日下午深圳市组织了200多人分成50多个检查组,连夜对深圳市102家登记在册的混凝土搅拌站展开地毯式排查。 除了10家正在搬迁没有生产的搅拌站,其他92家全部排查。 经连夜检测,抽检了165组样品,不合格样品16组,不合格率9.7%,对其中不合格的样品涉及的15家搅拌站企业,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对于已经流入工地的涉嫌违规用砂的钢筋混凝土,检测中心已经派出抽检小组深入工地,通过破碎和筛分等方法进行核实。
对于砂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主任刘南渊对媒体作出解释。 他表示,在一堆沙的不同部位取一定数量之后搅拌均匀,再烘干,变成常重之后再泡水,让砂中的氯离子完全溶解于水。泡水之后,用化学试剂检测氯离子含量,再计算出结果。
国家对混凝土用砂的标准经历了三次更新升级。 1979年的版本对于在普通混凝土里的海砂使用没有限制,对在水下和干燥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中的海砂也未作限制,只有对水上或潮湿交替区, 氯离子含量才有限制,规定不能超过0.1%; 1992年,普通混凝土中海砂的含量仍然不作限制,但钢筋混凝土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能超过0.06%; 2006年,则规定任何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均不得超过海砂的0.06%。
刘表示,虽然根据此标准,搅拌站企业和提供砂石的企业有义务保证材料合格,但是在工程验收中该项目检测并非强制。 深圳市对建筑工程一直进行例行检查,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对怀疑的工地则定期抽查。 去年查处了7家不合格的搅拌站,正在进行政处罚。
一成建筑工程不合格?
这次突击检查不合格率达到9.7%,是否等于有一成建筑工程不合格呢?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站长高泉否认此说法, 并表示氯离子超标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在正常浮动范围之内,有的是在误差范围之内。而且,砂的氯离子含量超标,不等于配置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超标。
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的总学术顾问韩宁旭补充道, 混凝土由4种基本材料构成, 包括石子﹑砂子和水泥等,每种材料对于氯离子的含量都是有限制的。国家现在对氯离子的标准仅对砂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整体混凝土中氯离子是否超标。
韩解释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钢筋在正常情况下受混凝土保护,但在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由于氯离子的存在引起钢筋锈蚀。但是这是个电化学过程,需要氧气,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完全泡在海里或水里,则钢筋不会锈蚀,氯离子含量就不需要受限制。
深圳河沙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本市,建筑工程中河沙的供应比例不大,但到底是多少,还没有统计数据。
深圳住房和建设局节能科技与建材处副处长祖黎虹说,“海砂是可以用的,但前提是淡化处理之后才能用在建设工程中。 对建筑用砂抽检一般是派2名监督员同时在现场抽检,保证是现场取的砂子。”
韩表示,海砂一定要预处理,日本所有的建筑都用海砂,但他们在海砂预处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海砂预处理在技术上目前有成熟的方法,但是关键是由于高成本企业不肯投入,而现在又多是低价竞标。
将编制海砂楼排查技术指南,并对房屋定期体检
对于材料使用中各个主体是如何承担责任,高泉表示工程建设分成5方责任主体: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由于质量检测日益重要,现在加上了检测单位,分别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其中建设方负总责。
住建局副局长和新闻发言人胡建文说, 对于以上三个涉嫌不合格建筑用砂的在建项目需要在进一步的调查取证之后,对使用的海砂做进一步的检测。一旦查实,会追究相关方面的责任,并采取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八十年代建立的鹿丹村因为使用海砂,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现在已经成为深圳市拆除重建的项目。
胡建文表示,住建局正在对深圳使用海砂的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同时已经着手编制关于深圳市海砂楼排查的技术指南,并且正在与法制办调研,准备起草房屋安全条例,在建筑物使用期限生命周期即50年或70年内,定期体检。 “现在国家在建筑物建造时的法律法规很齐全,但对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维护保养和维护则是立法的空白。”
他强调,深圳的建筑用砂绝大多数是合格的,建筑质量总体上是可控的。一定会以坦诚的态度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对工程建设领域的问题绝不护短,绝不姑息迁就,绝不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