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越来越受到大公司重视,也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职业选择。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英文简称,大多数人对此的理解可能就是“慈善或者公益”。这理解没错,只是CSR现在所包含的东西已不止这些。
“企业已经从单纯做慈善转向可持续发展思维,以及如何共同创造价值。”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可持续发展副总裁张华莹说。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设立CSR部门,“公司希望借此能创造并提升沟通、管理以及品牌的价值。”吴佳伦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她是立邦中国公关及企业品牌传播总监兼企业社会责任常务委员。
对很多公司人来说,CSR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职业选择。一方面很多大公司都有这类人才需求,一方面可参考的岗位却几乎没有,对于它是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都了解有限。
就职场结构而言,CSR是一个统筹协调、推动管理的角色,这个职位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环境、公益、安全、健康、劳工法律、员工关系等内容,几乎涉及到和公司内所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而一个项目的顺利完成还需要争取到外部社会资源的支持,比如政府和NGO组织,沟通就成为了这个职位要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沟通热情也成为了从事这份工作必备的条件。如果想从事这份工作,那你最好是充满passion。
由于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受访者的一个普遍共识是,CSR的职业发展还未像其他成熟的职能部门那样,有清晰的晋升路径。但他们都对这个职位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而且,现在市场上做CSR的专业人才比较稀缺。这个工作的一个最大好处大概就是很容易让人获得成就感,并体味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财经周刊》在2013年2月底推出了“商业创新50人”评选,其中的一个奖项就是“CSR创新者”,主要针对公司CSR项目的team leader。我们对本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两位创新者,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张华莹和吴佳伦进行了一个深度回访,并采访了任仕达(中国)市场总监孙海宁,从职场角度为你解读CSR。
A 工作内容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公司对这个类型部门的命名一般有两种,一些公司叫可持续发展部,比如可口可乐、拜尔;一些公司叫企业社会责任部,比如立邦、强生。在此,我们统称为CSR。前者更关注环保或技术方面的议题,后者更强调直接跟社会大众的全方面沟通。但它们的工作内容大致相同,可以分为三大块:一是负责公司产品与人的工作生活之间的互动,比如如何让人们生活得更健康积极,这涉及到安全、健康、员工关系等;二是服务于某个群体的社区型服务,比如可口可乐的“520”项目,服务的对象是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妇女,而立邦的“为爱上色”项目服务的对象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三是与环境保护相关,这往往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
公司内统筹协调
CSR的工作基本上是通过某个具体的项目来完成,但要做好一个项目通常需要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也就是说要经常和各部门的领导打交道。“我们要把可持续理念推广到公司运营中的每一个环节,这时候CSR部门就处于一个统筹协调者的位置。”张华莹举例说,如果要做绿色环保冰箱项目,那就要和技术部沟通保证冰箱质量,和采购部沟通保证供应,和市场部沟通设计冰箱的绿色环保标识,还要和运营部门合作与各部门一起安排市场投放。“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CSR单独完成的,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公司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然后你还要一直盯着。”张华莹说。
在立邦,同样是如此。吴佳伦把CSR定位为“推动和管理的角色”。“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公司的
整体业务,和相关的管理层沟通,制定目标并推动项目的完成。”
公司外获取资源
CSR和公司外部的沟通也不少,主要是获取一些社会资源的支持,比如政府和各种NGO组织。“你要去想谁和你有共同的愿望,最想和你一样做成某件事。”吴佳伦说。比如说针对贫困小孩儿的公益项目,你就需要获得当地政府或希望小学的支持,而把女性作为帮扶对象的项目可以去争得和中国妇联的合作。
B 能力要求
Know-how
宏观来说,CSR需要了解整个社会大环境的议题,不同国家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政策,以及不同NGO组织的运作方式。微观来说,CSR要清楚公司战略,对公司整体运营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SR需要掌握的konw-how部分的知识比其他单一职能部门的要多,需要知道的是综合性的信息。所以,很多公司的CSR部门更倾向于招聘有NGO方面工作经验,或者对环境项目有工作经验的公司人。
项目控制能力
CSR的工作主要是通过项目来完成的,这就需要你有掌控项目的能力。作为一个统筹协调者,要敢于引领一些方向。在了解公司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情况下,通过娴熟的技术路线,去一步步实现项目的完成。所以,你要有战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沟通热情
这是张华莹和吴佳伦在采访过程中反复提及并强调的。CSR不仅需要具备沟通的能力,还要有沟通的热情。她们说“没有沟通的热情,整个项目就没法推动”。如果你的目标是让大家齐心协力帮你完成一个项目,那就要能够让别人心甘情愿配合你的工作。
研究精神和创造力
CSR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要有研究和创新的精神,能够提出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并且对社会有益的项目。对于一些全球性的项目,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到因地制宜。对于公司内的一些既有项目,你需要思考如何能够做到更好。
高情商
这很难给出一个标准。但想想你要沟通的对象基本是公司高管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你差不多应该心中有数了。“不能硬干,要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吴佳伦说。也就是要会借力使力,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个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事儿。
全球化视野
CSR的工作通常与环境和社会议题相关,这就需要你有更广阔的视野,了解全球性的话题以及市场变化的新趋势。除此之外,目前设立CSR部门的公司基本是跨国企业,这同样需要你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C 挑战与成就感
“和那么多不同的人去沟通,这本身就很有挑战性,”张华莹说,“比如你如何让人家在手上有100件事情都等着去处理的时候,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
CSR面对的另外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被“质疑”。“当我跟技术部人员去沟通我们需要把一个绿色环保技术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的时候,可能会问到一些为什么,以及凭什么。”吴佳伦说。所以,你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新的东西,必须知道比沟通对象更综合的信息。
除此之外,CSR现在面临的一个职业发展方面的挑战是“当你要往别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别人可能会疑惑,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吴佳伦说。
幸运的是,恐怕很少有职位能像CSR这样这么容易让人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就感。但很多人对它的印象是社会公益和慈善,所以你很容易有幸福感。“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在做一些项目的过程中,你能够切切实实地看到你帮助了一些人,”张华莹说,“一个简单的感谢,都会让你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和意义。”
D 业绩评估
CSR的工作主要以项目的形式展开,对其工作成果的评估也建立在项目的基础上。“一部分是看你对既有项目的推动,也就是你的执行力;另一部分就是你创造了多少新内容出来,也就是你的创造力。”吴佳伦说,在立邦公司,它们对CSR的工作同样采用KPI的考核方法,因此有很多可以体现为数字的评估方式。比如说你负责的某个公益项目覆盖到了多少所学校;对于需要更多员工参与的项目,你又鼓励了多少人参与其中;对于需要公司内多个部门配合的项目,你又和几个部门领导进行了有效沟通;你是否争取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政府、NGO组织等的支持,以及你是否开创了一个新的并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项目。
张华莹也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踏实做好项目”。但她同时表示,有些项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比如可口可乐在全球的520项目,“这个项目会持续到2020年,每个国家都还在想这件事要怎么做,还远没有到衡量业绩的时候。”
E 职业发展
虽然CSR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但这仍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很多跨国公司也是近几年才在中国增设了这个部门,立邦在2009年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委员会,划入到品牌传播部下面。可口可乐在2011年12月在中国成立了独立的可持续发展部门。
从职场的角度来说,它还不算是一个成熟的职位,不同行业对这个职位的定义和描述都不尽相同。目前看来,不管是在可口可乐,还是立邦,它的职业晋升路径都还不是特别清晰,还没有像其他职位那样形成一种结构化的模式,它们对此也都还在摸索当中。吴佳伦觉得如果是在公司内部的话,可以朝着品牌传播领导者的角色去努力,如果跳脱出来,那NGO组织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张华莹说公司是从战略层面来建立这样一个部门。而且,“如果你能做好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项目,那你以后做什么项目都不成问题,可以到各行各业去发展。”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成熟”意味着有更多的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人才的稀缺性也会随着更多企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显现出来,吴佳伦和张华莹都表示,“未来,这方面的人才会很抢手。”
孙海宁
任仕达(中国)市场总监
C=CBNweekly
S=孙海宁
C:一般哪些公司或者行业会设置CSR这样的职能部门?公司希望它创造什么价值?
S:从规模上来说,主要是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从行业属性上来看,石油、化工、制造业、奢侈品、快消等行业设置CSR部门的比较多。它的主要价值在于维护企业社会责任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银行,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咨询公司等都开始增设这样的部门或者专门让一些员工做这部分的工作。
C:这些年,CSR方面的人才竞争状况如何?
S:现在来说,还不是很厉害,但市场上很缺做CSR的专业人才。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实践才刚起步。根据我们的调查,有4年至8年工作经验的慈善/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年薪在36万元至86万元之间。
C:对于想要从事CSR的大学生和公司人来说,您有什么建议?
S:一般来说,设有CSR这个职能的公司,企业规模相当可观,在雇主品牌上比较容易受到尊敬。
如果能够有机会体验这个岗位,需要将眼光放长远。这个职位的发展前景相当不错,如果做得好,可以做到公司战略层面,负责可持续发展、慈善基金管理等。不少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都在寻求本土化的人才。它们比较青睐有商科背景、沟通能力强的候选人。但这是一个听上去比较抽象的部门,这意味着要做出业绩,你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