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黄金的爱延续到各个领域,表也不例外——其实亚洲都是如此。但是黄种人喑哑无光的肤色配上明晃晃的黄金,多数时候的效果都是表戴人而不是人戴表,让人不敢恭维。还好玫瑰金应运而生,应时而动,男生爱它经典低调,女生爱它温婉美丽,这几年大出风头。
玫瑰金这几年算是老树开新花,外加无心插柳柳成荫,才变得火热起来。本不是新事物,最初的诞生也并非是为了漂亮,而是为了实用——黄金实在太软了,想想小说的情节里一块金锭拿过来,掌柜的用牙咬一下,留下一排牙印的就是真货。因为黄金太软,缺乏可塑性和持久性,于是聪敏的冶金匠想到在里面加入铜以增加硬度和延展性,于是,同时铜也增加了红色色泽。而通常来说,在这种合金中黄金的成分都是75%,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8k。
变化和秘密就来源于另外的25%,这部分成分的变化,就决定了玫瑰金在色泽和质感上的不同。两个多世纪以前的玫瑰金主要由4∶1比例的黄金和铜构成,而今则变化多多了,尤其是不同比例的银的加入,令玫瑰金的色泽有了各种微妙的变化。如果那25%的非金物质是由13%的银和12%的铜构成,玫瑰金的颜色就会相对较浅,这就是通常说的3N玫瑰金。在此基础上,把银的比例减少到9%,色泽也会相应加深一点,就成了4N玫瑰金。而如果铜的成分增加到20.5%,银缩减为4.5%,色泽就会更加偏红,也就成了5N玫瑰金。所以,玫瑰金为什么有诸如“粉金”、“红金”、“粉红金”、“玫瑰金”以及“粉红玫瑰金”那么多花名和绰号,也就可以理解了。
色泽、延展性、硬度等都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但是老革命此时又遇新问题:黄金是惰性金属,不氧化不褪色,日久弥新,但是铜银可不属此类,长久下来,玫瑰金会氧化变色。十几万起跳的金表褪色可不符合表厂名表传家的理念,于是劳力士几年前就推出了自家的“永恒玫瑰金”,秘密就在于其中加入了1%的铂金成分,使其不会褪色。其他一些大表厂也都不落人后,有的依然是用铂金成分,也有改为加入钯金,以维持色泽的稳定。宇舶前年推出了魔力金,这是玫瑰金的进阶版,不仅是在色泽上,在硬度上也更近一步,日常佩戴中的各种磕磕碰碰都奈何不了它,秘诀就在于在普通的金属成分外,加入了硬度优异的陶瓷成分,而色泽上则有别于其他玫瑰金,更偏向18k黄金的颜色。
不褪色或增强硬度在某种程度上说,都算腕表实用功能的一部分了。在小实验室里反复研究如何让自己的玫瑰金泛出独此一家的光彩,也是很多大表厂孜孜以求的。比如欧米茄早前曾推出过橙金,在75%的黄金基础上加入铜以及微量的铂金,令其显示出鲜亮的橙红色泽,配上黑色表盘,非常动感;低调如朗格则选择了蜂蜜色金(Honey Gold),色彩清淡低调,有些类似古董表的历史感,秘密是其中加入的微量比例锰和硅。
腕表界还有种说法就是“各种腕表功能都已经在200年前被发明完毕了”,这也没错,看看眼下的各种复杂功能,都历史悠久。于是这两年表厂也纷纷将自己革新的目标转向了创新材质,比如欧米茄将金与陶瓷混搭而成的Ceragold。虽然大家对自家的配方都保持秘密,语焉不详,但是未来各种色彩,以及更高实用性的金属,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