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者”东风裕隆的突围之路

第一财经日报2013-09-02 07:46:00

责编:群硕系统

外资围剿、自主反扑,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新生品牌是否还有生存机会?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裕隆”)的案例表明:只要拥有正确的策略,后来者依然可以获取一席之地。

本次成都车展上,东风裕隆副总经理白清源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已经在2012年实现年度盈利,但他并未透露盈利金额,盈利时间距离公司成立尚不足3年。

东风裕隆是东风汽车与台湾裕隆2010年合资成立的汽车公司,与广汽菲亚特、长安马自达等同时期成立的合资汽车公司相比,东风裕隆并没有强大的外方合作伙伴,其合资方台湾裕隆汽车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汽车公司。但就在几乎空白的品牌起点之上,东风裕隆依靠3款车型、累计3万辆的年销量快速实现盈利,创造了近年来新成立汽车公司的最快盈利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东风裕隆在售的3款产品中,仅有“大7 SUV”月销量突破2000辆,其余车型月销量均低于1000辆,“大7 MPV”月销量仅有几十辆。如此销量背景下,东风裕隆快速盈利的法宝是什么?

采访中白清源不断强调东风裕隆“后来者”、“后进入者”的企业身份。

因此,东风裕隆选择了一条“边缘化”的突围路线:瞄准不同细分市场的边缘地带,虽然销量低,但价格竞争相对缓和。2011年,东风裕隆推出首款产品“大7 SUV”,定价却高达18.8万~26.8万元。今年5月,东风裕隆推出第二款产品“大7 MPV”,该车型同样制定了较高的价格策略,20万~28万元的价格区间几乎超出自主品牌同类型产品售价的1倍。刚刚开幕的成都车展上,东风裕隆展出了该公司面市的第三款产品“纳智捷5 Sedan”,该款产品定位于中级轿车中的高端市场,7月份产量仅有700余辆。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从销量最大的A级、B级车市场进入,而是从边缘位置进入?必须要考虑资源性的问题。”白清源表示,汽车制造业“后来者”的软肋在于缺乏品牌积累和用户认可,并因销量未达成相应经济规模,而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来实施营销。

“12万~18万元的A级车市场有95款车型在竞争,下沉到10万元价格区间,有140多款车在竞争——我们一定会进入A级车、B级车市场,但作为后来者,我们进入任何市场都会有策略角度。”白清源说。

独特策略保护东风裕隆不受价格战冲击的同时,也使其收获了相对较高的利润,并奠定了有别于自主品牌汽车“廉价低质”的品牌形象。在营销领域,东风裕隆率先推出“汽车生活馆”概念,与传统汽车4S店相比,汽车生活馆除了具备销售、维修功能外,还重在传递品牌理念。

 

编辑推荐: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