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的开篇导论中引用了熊彼得的这句名言,也表明了本书的主旨:与“激荡”、“跌宕”系列关注企业史不同,《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将目光聚焦在经济体制变革之上,以及这种变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必然性。从春秋时期的管仲变法开始,本书的内容横跨了2700年,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上分析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辩驳得失,以史为鉴。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书没有单纯聚焦经济领域的“变法”,而是将其放到各朝各代的疆域、人口、民族等诸多问题中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作者指出,围绕着郡县制度(避免地方割据)、尊儒制度(意识形态大一统)、科举制度(吸纳社会精英)、国有专营(经济上垄断控制国计民生)四个基础制度,中国历代的经济改革,都是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四个利益集团之间争斗、博弈和妥协。提出了在中国“‘统一文化’将是一切自由化改革的边界”。
本书的第一讲从公元前七世纪的“管仲变法”开始,从理论上提出“四民分业”思想,从制度上实行盐铁专营政策,使得齐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管仲的这种“尊重市场规律的国家干预主义”,被作者称为“古代版凯恩斯”;而商鞅被视为“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历时23年的商鞅变法从“农耕”、“军战”到“中央集权”,层层递进,为最终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到了“汉武帝变法”时期,除了围绕产业、流通和货币及财税等问题的经济体制改革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独尊儒术”达到全民思想控制,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的控制;宋太祖削藩,并一举化解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更是涉及到了机构设置、产业、财政、物价及流通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而这也是“帝制时期最后一次整体改革”。在王安石变法时期,欧洲出现了“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自由城市和自由大学,这是“世界时间的钟摆从东向西摆动的关键时刻”,东西方文明至此分道扬镳。
从作者列举的历史上十数次重大经济改革不难看出,自管仲以来,中国维持了2000年的中央集权“大一统”状态,这种统一不仅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上,还随着长期文化统一成为了一种民族的群体性意识和终极诉求,任何经济改革都不能绕开这一民族共同意识。
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实际上,无论是2000年前还是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和转型,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