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已经走到了当地时间11月24日的凌晨2点,日内瓦洲际酒店内依然一派热闹景象。二楼大宴会厅内富丽堂皇的慈善晚宴进行正酣,一个男中音组合已经卖力地歌唱了两个小时,然而对于那些在楼下大堂内聚集的各国记者们来说,这时候的乐队和歌声聒噪得令人心烦。从上午6点半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到达开始,这些记者们已经在这里苦苦等候了十几个小时,而第三轮日内瓦伊核谈判也已经进入到了第四天。
在楼上的会议室内,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阿什顿女士还在向与会的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进行吹风会,介绍三天来与伊朗外长扎里夫的磋商成果。在过去的三天内,阿什顿与扎里夫的双边会谈进行了七次之多。欧盟在23日发布的会谈照片中,长条会议桌的欧盟一侧,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厚厚的文件,而对面的伊朗一侧,每个人都笑容可掬,但身前的桌上却空无一物。推特上的记者们评论说,看来伊朗人已经是胸有成竹,筹码和底线都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作为推特的积极用户,今年6月当选之后大大推动了伊核谈判进程的伊朗总统鲁哈尼在过去几天内不停地发言。23日最新的一个推特中鲁哈尼说,一份期待已久的协议的达成,无疑将会造福整个地区。与此同时,鲁哈尼的邻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推特上的回应则是:一份坏协议比没有协议更糟糕。
不过在2013年11月24日凌晨2点半,洲际酒店外突然增加的安保人员,以及那些之前已经回家现在却不得不打车匆匆赶来的记者,这些迹象都预示着内塔尼亚胡眼中的那份坏协议最终还是达成了。经过了十年的艰苦谈判之后,一份历史性的伊朗核问题协议让深夜的日内瓦洲际酒店突然躁动起来。
伊朗记者在社交网站上异常活跃,德黑兰已经有了庆祝的举动,有记者也已经开始将负责此次核谈的伊朗外长扎里夫称作是伊朗的民族英雄,正是这位小个子的伊朗外交官,以舌战群儒的姿态,与世界大国周旋,为伊朗赢取他们期望的国际生存空间。凌晨4点半,完成了签约仪式的扎里夫率先走进了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的新闻发布间,迎接他的是全体伊朗记者们热烈的掌声。伊朗人最能体会这份协议对于他们国家的意义,虽然协议的细节并没有公布,但之前从参加谈判的代表团中传出的消息,已经对伊朗代表团的谈判技巧大加赞赏。
扎里夫显然很满意这份协议,伊朗保留住了一定程度上继续铀浓缩活动以及发展核能的权利,虽然这一条件并没有被写入最终的协议文本中。同时,在严苛的国际制裁下面临严重经济困境的伊朗,通过这一次协议的达成,换取了一系列能源和金融制裁的松动。
在发布会的最后,扎里夫满面笑容地向上百名记者告别说:大家都回去赶紧睡个好觉吧。就在通道的入口处,满面严肃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正等候在那里,在与扎里夫擦肩而过后,克里用了整整40分钟的时间,详细解释为什么达成了这份协议,当然,他还必须回答如何说服正在生气的老朋友内塔尼亚胡,来接受这份后者眼中的“坏协议”。
不管是好协议,还是坏协议,其实都只是一份为期6个月的初始阶段过渡协议,所有在日内瓦参与伊核谈判的人们都明白,更艰苦的谈判其实还未到来。虽然还远远不是可以打开香槟庆祝的时候,但对于已经彼此隔绝了43年的伊朗和美国来说,这份伊核问题的临时协议,就像是锈迹斑斑的大门被推开了一条缝,信任和善意的光亮已经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