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华基金/文
“曾经有这么一个帝国,它统治着约占全球1/4的疆域和人口,以及几乎全部的海域。”当然,这就是19世纪至一战前的大英帝国——真正的日不落帝国。作为英国最为知名的金融历史学家之一,尼尔·弗格森在《帝国》一书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于大英帝国殖民历史的自豪以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没有否认帝国对殖民地原住民的残杀、对资源的掠夺等原罪。
《帝国》一书展现了英国约400年的殖民历史。早在15世纪,英国就开始自己的殖民历程,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外殖民帝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到了18世纪,经历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英帝国也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它通过战争从当时的海上强国西班牙夺取金银,为了保持自己的武力复制荷兰的金融模式,取得了海上霸权,在全球建立起了自己的殖民体系。这本书以偏重地缘政治与殖民地治理角度,仔细剖析了大英帝国的兴起过程,及其在20世纪初短短30年间便失去全球霸权的始末。
与早期西班牙等老牌殖民国家不同,基于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大英帝国,不仅仅是对殖民地抢夺金银和屠杀,还通过贸易自由化和劳动力商品的流动,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全球化是从商品的全球化开始的,东印度公司成立,糖、茶、咖啡、烟草、纺织品等源源不断的商品和资源开始了全球化的流动。同时,为了满足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罪恶的奴隶贸易兴起,实现了由商品全球化到劳动力全球化,而殖民扩张又导致了战争的全球化。
除了因殖民主义而带来的自由贸易、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全球化外,《帝国》一书还以大量篇幅阐述了英国通过殖民所输出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宗教和文化对于全球的影响,这种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弗格森并不否认公认的英帝国早期污点,譬如血腥的奴隶贸易、殖民者对原住民的灭绝性杀戮和对东方民族主义不遗余力的镇压等,《帝国》反而运用大篇幅内容来记录这些丑闻。
一战和二战是大英帝国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而抛却那些因战争导致的世界格局和经济力量的再平衡,作者认为大英帝国的衰落来源于价值观和逻辑的自相矛盾:暴力和宽容、强制和自由之间的悖论。英帝国通过武力称霸世界,但国内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殖民、武力的批评,这种批评导致了奴隶制度的废除。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与其说英帝国是被打垮的,不如说是自我解构的。
历史不可能重来,但正确审视历史则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在和未来。弗格森在本书中无法掩饰对于英国曾经辉煌历史的怀念和自豪,甚至有本位主义嫌疑。但本书依然不失为了解英国殖民历史全貌的一个很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