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谦 音乐人
今年6月我在日本旅行,在涩谷通往原宿的路上,偶遇一家白山眼镜店。店里只有一张大桌子,摆了上百副眼镜,其中有一副非常素净的纯银圆形眼镜吸引了我。
它是全手工打造的,清末的人都戴这种眼镜。现在不少设计师都愿意找回复古的元素,眼镜也因此回到了过去那种不花哨的款式。其实,把繁复的雕饰都去掉,做到朴素是极难的,用手工做出正圆的镜框也不容易,因此它虽然是新做的,却让我感到是一件老东西,产生了惜物之感。银这种金属本身缺乏光泽,而且怕氧化,每一两天就要擦一次,否则它会黑得像铅。在买下这副眼镜后,我不得不经常擦拭,从这种需要耐性的碰触中逐渐建立了一种人与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江晓原 学者
我平时基本没把玩什么工艺品,主要是玩书。有些书的装帧制作是能够做得如工艺品的。我有一本台北汉声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这是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曹雪芹留下的风筝图谱。但是不是他原创的就不好说了。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图谱,另一部分是对这些图谱来历、流传方面的考证。此书约八开大小,其装订在线装书里也算是级别相当高的了,书脊和四角全部包上了布。函套做得就像一个风筝的样子,图谱全彩印刷,全是由民间艺人绘制。非常精美,基本上有空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翻看看。
2006年,出版社送给我这本书时,我怕邮递员送会损坏,就自己从北京带到上海。在机场安检时落下了,登机才发现。这时,我便请空姐放我下飞机,照道理说是不可以的。但飞机工作人员还是网开一面,让我到安检口再找回这本书。幸好,当我回去的时候,书还在。与安检人员一番交涉后,我匆匆拿回了这个宝贝,又赶回飞机,还好没有耽误航班。
金宇澄 作家
我不搞收藏,但喜欢一些1930年代的东西,比如一些老椅子,有些还是经过我自己的手改装的,都是Art Deco风格的。
我家有两个船钟,是我比较钟爱的,也都是1930年代的旧物。一个来自苏联,另一个则来源于一条英国的轮船。这些船钟都是放在船长的驾驶室里,得自新锦江饭店附近老弄堂中的古董店。现在,它们就被摆放在我家中,因为从前是航海用具,现在放在平地上,时常会走得太快,我会打开它们拨动一下,想想它们经过多少年的漂洋过海,到过多少地方?那是一种非常有历史沧桑的感觉。头一次看到它们的时候,便自然而然被吸引了。
孙甘露 作家
我最钟爱的物件之一是由家具设计师、半木家居创始人吕永中今年发布的作品:家具系列“信使之函”。《信使之函》也是我曾经的一部小说的名字。大约四五年前,吕永中与我在中国设计展览的跨界对谈中相识。在当时的跨界对谈当中,我们谈得很多,很投缘。讲述各自领域的创作理念,以及设计与写作的共通之处。后来,他对我说,他得到了一些触发和启示。不过,也不是具体的创作意象,只是感情上受到了一定的触发。某些情感上的表达与小说《信使之函》有些相似之处。
赖亚楠 设计师
我去湘西旅行,一时兴起,想看看当地人的生活。于是请人领我们进入一个苗寨。寨子很偏僻,我们只能徒步上山。路过一户人家,我们进去讨口水喝,只看到老婆婆坐在堂中织布。
这个寨子没有被工业文明同化,要穿衣服就得织土布。织布机是这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老婆婆告诉我,这台织布机由当地工匠手工打造,传了多少代她也说不清,小修小补一点也不影响织布机的速度。我仔细观察,织布机朴实无华,但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构造简洁精巧,没有任何一个多余的零件,设计几近完美。我免不了心动,甚至连老太太织好的布匹也想买下来。老太太说织布机可以让给我,但她的孙子快要娶亲了,要用这匹布做新褂子。现在,这台织布机在我的工作室里,看到它就会回想老太太织布的那幕场景,有时候还会得到意外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