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该死的战壕里了”

第一财经日报2010-03-19 14:00:00

责编:群硕系统

整个2月,HBO台的广告时间里,出现得最多的面孔可能就是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他出现在椰林和沙滩之间,但他大力推荐的并非一部玄幻如《迷失》之类发生在海滩上、充满帅男与美女的剧集,而是他担任执行制片人的10集迷你剧集《太平洋战争》(The Pacific)。

这部剧集耗资2.25亿美元,一共10个小时,被视作美国史上最昂贵的电视剧。和汤姆·汉克斯一起打造此剧的还有斯皮尔伯格,以及他们上一次合作电视剧《兄弟连》的大部分制作班底,因此也有很多人用“《兄弟连》姊妹篇”来定位《太平洋战争》。

此剧第一集上周日在美国首播,收视率并不如当年《兄弟连》横空出世时那般如意,只有310万观众。但却一样在中国的美剧爱好者、军事爱好者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二战之后这么多年,关于太平洋战场有着《虎、虎、虎》、《珍珠港》等等多部电影,但更多还是着眼于更大的战场;太平洋当中这些人烟稀少的小岛上所发生的一切,还是这部《太平洋战争》表现得更为全面。

“地狱就在太平洋的那边”,这是当年从太平洋战场回来的美国老兵们经常说的话。而不论对于美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迄今大概只有伊斯特伍德的两部作品《硫磺岛家书》、《父辈的旗帜》,能够给他们一些印象:到底海岛上发生了什么?而这部被汉克斯、斯皮尔伯格视作“一生中最大的电影”的剧集,则会展示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角登陆战、热带丛林战役、贝里琉岛争夺战、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一直到V—J day,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

历史中走来的主角

汤姆·汉克斯的旁白把一切带回珍珠港事件那一天,10个小时的热带地狱战争之旅就从此开始。三个主人公顺次出现,他们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后来成为知名二战历史专家的罗伯特·莱基(Robert Leckie)、唯一在二战中获得荣誉勋章的约翰·巴西隆(John Basilone)、以自己的回忆录为人们打开太平洋战争回忆之门的尤金·斯莱杰(Eugene Sledge)。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莱基是爱尔兰后裔,巴西隆是意大利移民后代,斯莱杰是南方种植园主的独子。除了巴西隆在1945年的硫磺岛战役中牺牲之外,另外两位主角都一直活到2001年,他们的著作和回忆录,是这部剧集的蓝本。

他们都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成员,这个师在太平洋的各场战役中都是先头部队,登上每一个小岛都会经历一次新的冲击,在暗处的敌人、热带疾病、难以预料的天气……如果没有前面的时代背景交代,这些在热带丛林里跋涉的美国兵,险些会让人想起《现代启示录》或《阿甘正传》里行进于越南的他们的后辈。影像的力量之强大,从这个联想当中就可以感受到,于是人们一提到美国对于二战的作用,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场景,就是《拯救大兵瑞恩》当中出现过的诺曼底登陆。

在《兄弟连》引起极大轰动之后,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都不断接到老兵们的来信,询问什么时候会有一部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作品。尤其斯皮尔伯格,他的叔叔就是从太平洋战场下来的老兵,“那些战争完全就是地狱,和好莱坞瞎编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他这样告诉斯皮尔伯格。“忠实于老兵的记忆,忠实于历史。”编剧之一麦肯纳(Bruce C. McKenna)这样概括剧集的主旨。另一位编剧和制片、与汉克斯合作过另一部迷你剧集《约翰·亚当斯》的加里·戈茨曼(Gary Goetzman)也认为真实的故事最为可贵,“我们喜欢真实,我们觉得最好的故事都是从真实的经验中来的。无论人们怎么努力,都无法编出比这个世界上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更加刺激和吸引人的故事来。”

整个编剧团队有十多个人,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每个主要角色的档案资料都有将近25公斤重。这些历史即使对于汉克斯这样的历史爱好者,也不是都耳熟能详,他承认自己对贝里琉岛争夺战所知甚少。除了案头工作,拍摄辗转澳大利亚诸多海滩与海岛,动用了大量替身演员和烟火师,同样蓝幕前演绎的特效镜头也很多,巨量的资金都用来重现当时陆战队员们所记忆的战争经验。

展示战争的多侧面

10个小时的长度,可以对战争的各个侧面都有所表现。“你见过哪一部战争电影,主角有一半时间都待在精神病院里的吗?”而这正是莱基在某一集当中的命运。莱基入伍之前已经是一个体育记者,来到太平洋战场,他成为一个机枪手,后来还做了参谋。在所有的战役当中,他只缺席了冲绳岛的战役。战后他成为美联社的记者,一生出版过40多本书,“秀才遇到兵”,大概是他与战争之间最为恰当的描述。

他对于战争的记忆细腻而又深刻,而且深切地感受到战争对于人性无情的摧残。在第一集里,一场战斗之后,仅剩的一个日本兵被美军射击取乐,莱基深受震撼,最终用子弹射进日本兵的心脏,终结了他的痛苦。同样是通过他的眼睛,人们知道在他们这个分队登陆之后,第一个死亡的是一个医疗兵,仅仅因为他夜里去小便,引起了其他士兵的误会。战争当中充满了这些残忍同时有些荒诞的场景。

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身体要经受的考验,在整个战争当中都如影随形。“如果说《兄弟连》着眼的是对那一代美国军人考验的话,那么《太平洋战争》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个人,在战争当中做出的牺牲。”第六集的制片人托尼·图(Tony To)这样总结。他的愿望,和其他制片人一样,是向人们展示战争的残忍,“让这部剧集和《现代启示录》等等一样成为经典,让人们反思战争。”

不知在剧集终结时,这个目标是否可以达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看过整部剧集的87岁陆战队老兵伯金(R.V.Burgin)认为一切都忠实于他们的记忆,“好像一下又回到该死的战壕里了”。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