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疗小说速览

第一财经日报2013-12-19 06:19:00

责编:群硕系统

日本的医疗剧早已远近驰名,由《白色巨塔》到《救命病楝24小时》等,拥有大量粉丝。绝大部分的日本医疗剧名作,均以相关小说为蓝本,香山二三郎最近便整理及回溯了日本的医疗小说脉络,好让我们得以有更精准的认识和了解。

医疗政策的缺憾

医疗小说的第一大类就是与组织的斗争,简言之就是针对医疗政策的缺憾或是医院经营的恶化等问题加以刻画,从而批评背后官僚制度的僵化腐朽。自二战开始,日本一直不乏此方面的杰作。远藤周作的《海与毒药》(1958)描述九州岛帝国大学以美军捕获的俘虏进行人体实验的事件为蓝本早已名噪一时,松元清张的《坏人们》(1961)即以恶劣的医院经营者为主角重心,至于黑岩重吾1961年的《不道德的手术刀》,亦以放荡的医生为焦点,描写一连串的医疗失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最著名的莫过于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1963),以两名相互熟悉但性格差异极大的医生同窗为轴,讲述两人在医院体制内的权力斗争,从而披露当中的扭曲和腐败情况。2003年的日剧版应属最为脍炙人口的影视版,唐泽寿明饰演热衷名利、自信满满的财前五郎,他与江口洋介饰演的专注于研究及医疗的里见修二,早已成为影像上的小说主角代言人。作者山崎丰子后来在回顾自省中也直言,小说开始连载的1963年,医学界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外人一步也不可进入,所以她的插手起了极为震撼性的作用。后来陆续出现的还有久坂部羊的《破裂》(2004)、海堂尊的《巴斯蒂亚的荣光》(2006),甚至漫画上也有著名的《医龙》(2002)等。

地域医疗现场

第二个大类为地域医疗的现场,主要针对因医疗费用的削减又或是医生数量的不足而出现的地域医疗问题。当中最著名的应首推夏川草介的《神的病历簿》(2009),翌年获本屋大赏的第二名,后来改编成由深川荣洋执导的电影版(2011),由樱井翔饰演仁医栗原一止,而宫崎葵则是他的贤内助栗原榛名。小说以医疗崩坏为焦点,刻画长野县松元平之中的本庄医院的情况。医院作为地方都市的一般性医院,规模已不小,但一止作为内科医生,时常要数天不眠不休工作,而他又正好获大学附属医院的招揽,从而反映出中央与地方之间就医疗人才上的角力以及对人性的反思。

另一名作就是海堂尊的《极北克蓝玛》(2009),以北海道的夕张市为蓝本,化身成极北市,描述此市因缺乏地方产业的经济支持,再加上想发展成观光城市又以失败告终,导致千疮百孔,而当中的极北市民病院就是缩影。小说以外科医生今中良夫调任至此为出发点,透过他的目光看出这所被评为“赤字五星”医院内的种种弊端,由环境卫生不理想、医护人员工作怠慢乃至不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及隐瞒等,可以说是地方医护体系崩溃的写实说明图鉴。

至于川端裕人的《传染病》(2007)则以千叶县馆山市为背景,以首都圈最南端的T市为匿称。当中提及T市出现疑似感冒却甚具杀伤力的传染病,一方面批评小区医院对病况的怠慢处理,同时也进一步抨击地方医疗为了削减经费而逐渐取缔妇产科、耳鼻科及皮肤科的实况,令本来环环相扣的医疗系统出现唇亡齿寒式的大崩坏。

医生的生存之道

日本医疗小说的第三个大主题,是医生的生存之道。以《闭锁病楝》(1995)而为人所熟知的医疗小说作家帚木蓬生,于2012年推出了新作《蝇之帝国——军医的默示录》,更以此获第一届的日本医疗小说大赏。

小说以日本二战中的军医为刻画重心,指出他们的死亡率比士兵还要高。小说中的十五篇均以第一人称成文,当中包括的战区由原子弹爆炸受灾的广岛,到大空袭下的东京下町,并延伸到中国。作者聪明的地方是以冷静淡然的笔触把军医的情态勾勒出来,从而把战争的惨状及实态侧面展示出来。

大钟稔彦的《孤高的手术刀——外科医当麻铁彦》(2005)是另一更受人注目的作品。当麻铁彦是关东医科的王牌医生,小说中提及他去到滋贺县的民间小型病院工作,当中发现无论中央的大医院或地方的小医院同样有千头万绪的牵连,压力和权力斗争不相伯仲,特别提及处理同僚的医疗失误以及一桩手术而成为众矢之的。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版,2010年由成岛出执导,由堤真一出演当麻医生的角色。

此外,还有冈井崇的《无过失责任保险》(2007),讲述一名妇产科医生柊奈智负责为一名紧急产妇开刀,结果孩子无恙出生,但母亲则产后感染而离世,结果被卷入医疗诉讼的漩涡中。小说同样是以近年热门的医疗 失误事件为经纬,但同时是从一名良心医生的角度出发,折射出当今社会医生过劳的现实,由此而揭示要当一名仁医的崎岖之路。

患者与医术

最后的两大类型,分别为患者的苦恼及进化的医术。前者以荻原浩的《明日的记忆》(2004)为代表作,讲述一名年近半百的广告公司业务部长佐伯雅行,本来正在准备独生女的婚礼,但却得悉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预知会逐步忘记眼前的一切事情,所以他拼命留下记录,希望可以尽量延长自己的记忆,最后也在妻子的陪同之下慢慢步向失忆之路的作品。2006年由堤幸彦指拍成电影,由渡边谦出演佐伯雅行的角色,是一出典型的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其实循病人患者的苦难角度出发的作品,以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1972)为最著名,处理的正是老人痴呆症患者的问题,加上日本的老年化问题特别严重,应该是文明社会中高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所以更加令日本读者及观众深有共鸣。

至于从医疗技术进化的角度入手,有久坂部羊的《废用身》(2003),当中提及漆原?提出一种大胆的手术概念,就是为长期因麻痹而不能活动的手脚,以切除方法令病者的其他部位可以有更灵活的活动机会。当然这种想法甚为激进,因此也产生轩然大波,令各方互相攻讦。

最后可以一谈的是吉村昭的《诸神的沉默》(1969),他是以1967在南非进行,然后1968年引入日本的心脏移植手术为蓝本写成的非虚构式小说。当中涉及札幌医科大学附属病院进行了以上手术却出现病人死亡的事故,于是令小说内容更具争议性,也反映出技术进化与民心期待之间的落差鸿沟。

事实上,日本医疗小说另一客观特色,是不少作者本身其实也是执业医生,很难想象在华人社会中医生会有相同的举措,所以医疗小说还看日本,大抵也是短期内不能改变的现实。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