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河南省发布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数据,耕地“账面”面积增加389万亩,人均耕地2009年为1.23亩,与1996年的1.33亩略有下降,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水平。
有效耕种面积变化不大
河南省土地总督察王西同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09年12月31日,河南省拥有耕地12288万亩,面积位居全国第3,其中基本农田10176万亩。
第二次调查耕地数据比第一次多出389万亩,但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却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王西同对此解释称,耕地面积的账面数据虽有所增加,但全省实际有效耕种面积并没发生变化。
虽然是2009年的数据,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称,这个数据仍是最新数据,只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安排,选择这个时间公布。”
但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早在2012年,河南有关方面就透露过该省的耕地面积。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2年9月11日,在郑州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执法检查汇报会上,河南一位官员介绍,截至2011年年底,该省耕地面积12238.09万亩,比国家下达的201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高出366.09万亩。
这样一来,2011年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比2009年减少49.91万亩,两个数据的差异,究竟是部门统计不一致,还是建设用地增加导致耕地大量减少,目前尚不得而知。
建设用地将大量“蚕食”耕地
在河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河南耕地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建设用地的“蚕食”。
截至2009年,河南省建设用地总面积3566.98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35%,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为6.79%,居全国第二。与1996年相比,净增加建设用地432.91万亩。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各项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与此同时,由于适宜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日趋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难度越来越大,占补平衡将愈加困难。
对此,王西同称,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