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职场穿衣记

第一财经日报2014-07-14 03:57:00

责编:群硕系统

墨尔本蝉联世界最宜居城市,不知道是不是与当地居民随意朴实的生活态度有关。

从上海、香港到纽约、巴黎,当那些对时尚津津乐道锲而不舍的华丽家族,把穿着和打扮修炼成“贵族精神”的基本素养,后知后觉的南半球人对此却毫不感冒。他们也许会看中一件衣服的品质,却很少去关注“时尚元素”和“商标”。年终促销时,国际大牌和当地手工制品一起打折,三四十澳元就能买到Nine West和Clark的过季皮鞋和冬靴,一百三十澳元可以买到Prada的眼镜,二十澳元可以买到Country Road的连衣裙……对于一个生活成本被公认为几乎是世界之最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价格堪比维多利亚女王集市的生姜和鸡毛菜了。

当然,大街上还是有很多“亮丽风景线”,你也大可肆无忌惮地追求摩登,把“元素”和“混搭”演绎到底。

办公室小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购达人。与很多香港和新加坡的年轻男性一样,这位在西方成长的亚裔小弟,非常注重衣着和形象。坚持了半年的减肥终于取得卓越效果,小伙子练成了线条硬朗的“衣架”,自然要奖励自己把整个衣橱里的衣物都换掉。一个多月下来,每天都有快递送货到办公室,从衬衫、领带到西装、大衣,正好配上他每天打理得发亮的发型。

虽然T台浓缩成从落地玻璃窗到办公室中央的一条小过道,同事们还是在他穿上新衣后转身、顿足的步履中展开了津津乐道的评论。按摩一下半天工作后疲劳的眼睛,然后开始虚心请教关于服装品牌和面料的知识。真心地赞许、鼓励,仿佛通过他的购物体验,自己也获得莫大的满足。

没有攀比之风,却有场合之忌。一日,一个女同事穿着跑鞋来办公室,明显是忘了换。眼尖色厉的总监看到:“Nice footwear.”(脚穿得很漂亮啊。)于是哪里敢怠慢,中午休息时,女同事马上到楼下商店买来一双黑皮鞋。

“你怎么那么快就买到了。”午后时,大家闲聊起她早晨从健身房直奔办公室忘了换鞋的事,她也一脸苦笑着说起自己的购物高招:“我就告诉销售员,把我的30元拿去吧,不要推销了,给我一双黑色的9号皮鞋。”说完就兴冲冲地向总监报到。“Much better”(这样好多了)。我们面面相觑,在总监较真的态度中悟出打工做人的本分。

穿着可以随意,但是却不能不应场合,不修边幅。我想起国内天天一身名牌、项链耳饰发型提包一样不能疏忽的办公室时尚先驱,和一觉睡到天亮、头顶”鸟窝“、牛仔裤一蹬便来报到的小伙子。他们能在一个办公室里合作共事,彼此之间也是有海纳百川的气度的。相比之下,澳洲人对穿着的态度是随意但却是认真的。

从小资的上海搬到墨尔本已经半年,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柜里除了添置了些运动服饰,其他几乎都是半年前的存货。逃离了在价格、品质和“穿什么”的压力下焦虑已久的生活,不得不说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然而时间一久,不禁对每日清晨对镜梳妆、穿衣配饰的时光有一丝怀念。有多少人脱离了物质攀比的环境,却发现自己对时尚其实是真心地热爱呢?

(作者供职于英国某上市公司澳大利亚集团总部。她的专栏“自东集西”讲述自上海移民澳大利亚后的生活杂感与文化见闻。)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