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布新版防卫白皮书 首提“灰色地带”概念

第一财经日报2014-08-06 05:38:00

责编:群硕系统

一年一度的日本《防卫白皮书》有了2014新版本,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在8月5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向包括首相安倍晋三在内的所有阁员做了报告,获得承认之后对外公布。

2014版白皮书的一开头,就对日本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外部环境做了描述,白皮书认为,“日本周边的安全保障环境,由于各类课题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显现化和尖锐化,严峻程度正在加深过程之中”。这一表述相较2013年版本,紧迫感的言辞又有所加强。

对于造成如此紧迫外部环境的原因,白皮书分析认为,在日本周边,即便在冷战结束以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结构仍旧存在,没有出现类似在欧洲地区发生的安全保障环境的巨大变化。以领土问题和国家统一问题为代表的不透明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残存。此外,围绕领土、主权、经济利益等问题,有“灰色地带”事态增加的倾向。

针对日本防卫省5日发表的2014版《防卫白皮书》,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表示:日方罔顾事实,在中国军力发展、东海防空识别区、中日军机“异常接近”、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等方面对中方无端指责,蓄意渲染中国威胁,为其调整军事安全政策、扩充军备制造借口,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关于日2014版《防卫白皮书》的具体内容,中方正在评估,将适时作出进一步反应。

首提“灰色地带”概念

何为“灰色地带”事态?白皮书做了如下阐述。“所谓‘灰色地带’事态,是对既不属于完全的和平时期,但又不属于战争冲突状态,处于这两者中间的大范围状况的描述。”

为了进一步说明,注释中还对属于“灰色地带”的事态进行了举例说明。“1.国家和国家之间对于包括领土、主权和海洋在内的经济权益等问题的主张发生对立。2.对于前述的对立,一方的当事国不但声张己方诉求,并且企图不依靠当事国之间的外交磋商的方法,让对方国家接受己方的诉求。3.一方的当事国为了声张己方诉求并让对方国家接受,在不触及武力攻击的范围内,利用实力和组织,在争议地区频繁宣示存在、尝试改变现状或直接改变现状的行为。”

从上述三点定义并且结合日本周边实际来看,所谓“灰色地带”事态,无疑是指向了中国和日本之间有关钓鱼岛问题的争议。

2012年9月,日本单方面决定“国有化”钓鱼岛,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强烈不满和反弹,中日关系也瞬间跌至冰点。在日本宣布“国有化”钓鱼岛之后,中国政府除了通过外交途径表达抗议之外,还通过派遣海监船巡航等方式宣示对该海域的主权,且逐渐常态化。

此次白皮书首次提出“灰色地带”概念,并在注释中列举了与邻国领土争端类似的情形,是2014版白皮书的一大看点,无疑会对今后日本与邻国领土问题争端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依然可靠

日美同盟是日本安保政策的基石,因此美国的战略动向也是影响日本防卫政策的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美国的战略调整,白皮书分析认为,“虽然美国的财政状况依然严峻,但其提出将包括安保在内的战略重点更偏向亚太地区,强化同亚太地区各同盟国的关系,并扩大同友好国家的合作等方针,今后相关的动向将受到瞩目。”

白皮书认为,尽管“美国在国际社会的相对影响力正在发生变化,然而在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之外,加之以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为源头的软实力,使得美国依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综合国力,继续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这表明了日本对于美国在地区影响力的高度信赖的立场毫无动摇迹象。

白皮书强调,“为了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军的存在依然是非常重要。”

来自新兴国家的竞争

对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崛起,白皮书认为,会对未来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一定不确定因素,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增加带来的资源、能源、粮食等需求的增大,今后为获得这些资源的国家间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以上述情况为背景,企图改变或否定原有的地区和国际秩序的主张或动向将更为显著和尖锐,并有可能在今后引起‘灰色地带’事态和地区纷争的增多”。

2014版防卫白皮书对于中国也颇多着墨。白皮书强调,“对日本来说,如何促进同中国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更深一层强化互相理解和信赖关系,正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5日还透露,安倍基本决定不在8月15日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有意见指出,为在11月APEC北京峰会上能实现日中首脑会谈,安倍认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顾及中方。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