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是你一定坐过装配有玉柴发动机的客车、公交车,因为玉柴发动机装配在全国范围内超过60%的客车、公交车上。”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说。(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10月17日,在国家网信办开展“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活动中,他的开场白是“我会跟大家坦诚交流。”
这句话没有落空。晏平毫不避讳地和记者谈到发动机行业的“雾霾压力”、玉柴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潍柴、国企改制的核心问题、甚至谈到了自己的退休计划和关于玉柴接班人的初步考虑。
2014年4月底,玉柴集团正式发布《玉柴集团二次创业暨2014-2018战略规划纲要》,目标直指千亿元销售规模,并将集团战略定位确立为“两条产业链,两大服务平台”,即“发动机”和“石油化工”两条产业链,“金融”和“物流”两大服务平台。
晏平和玉柴集团副总裁周孙海详述了10月底即将开工建设的玉柴产业新城。在这个占地万亩的宏大规划中,2018年“千亿玉柴”的轮廓初现。
有本事的企业从来不怕
第一财经:雾霾已经成为全民话题,作为发动机企业,是否承受相关压力?
晏平:关于排放压力的问题,发动机企业的压力肯定要比一般人要多。压力有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玉柴人,也是中国人里面的一员,每天看到空气、环境,会感到压力。
其二、压力来自行业和行业产业政策的挑战。每一次排放标准的升级、国家法律法规的正式实施,对企业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通常企业的研发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五年;此外,排放标准的变化还对市场需求造成压力。今年实行国4排放,发动机价格随之上升,订单与往年比,有很大的差距,市场需求明显下滑。
其三、今年以来,宏观经济面临的内需压力,包括物流、房地产、矿山等,只要社会内需有变化,企业都能反映出来。
第一财经:今年是经济转型之年,作为企业主体,是否感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晏平:从我的企业看今年形势,总体是比较严峻。表现在发动机行业,就是排放升级,市场订单减少。
在2012年,我参加全国两会时,国家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就提出经济转型的结构问题,但那时并未大规模从行业角度提出要转型、调整。到了今年,经济转型到了真正实践的阶段,不转不行。
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议题中,大量涉及产业升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话题,包括银行金融部门、房地产业,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等高能耗行业,都已经到了动真刀真枪的时候。
这个过程,在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上,就直接反映为GDP增速的放缓。过去提出的理论是“软着陆”,即对于众多经济行业的调整,不能一下子刹住,容易产生激烈的震动。而经济增速出现逐步放缓,我倒认为并不是什么坏事。
另一方面,对于有本事的企业来讲,我们从来不怕。对我而言,今年400多个亿和500个亿的销售额对我来说没什么,我更看重今年企业的基础工作,如技术研发储备,研发、质量和管理等体系建设,人才储备等等。
玉柴2018千亿目标如何构成?
第一财经:发动机行业可以说是市场变化的晴雨表,你刚谈到今年市场需求的确在下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玉柴将有哪些战略调整,对于玉柴提出在2018年完成千亿元销售规模的目标,你的信心何在?
晏平:企业面对各类挑战,规划也在不断调整。未来规划信心在哪儿?有以下几点。
首先,集团六大产业板块中,要抓住核心板块——发动机板块。今年1到9月份,集团最大的发动机板块,无论销售规模还是销售额,均保持正增长,在行业形成反差。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玉柴股份”)是国内产品品种最丰富、型谱最完整的发动机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包括微、轻、中、大型柴油发动机和气体发动机。到2018年,发动机板块规划做到一百万(台),争取发动机这个产业链超过600个亿。
其次,玉柴集团开展“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抓。玉林市委政府非常重视玉柴,在玉林规划了一万亩土地,成立产业园,这个月就要动工。
总而言之,2018年千亿规划,能否实现,根本是两点,第一个,企业自身发展得如何;其二是离不开国家、国际外部环境的影响。
周孙海:补充一下。要实现千亿规模,其中玉柴产业新城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设平台和载体。整个玉柴产业新城规划占地面积有一万亩,计划用五年时间——2014年到2018年建成,主要是以高端装备为产业。
刚才讲到玉柴现在两条产业链,一条是发动机产业链(另一是石油化工产业链)。现在主要是以零部件和整机为主。在产业新城里面,我们将以整机为中间的环节,向上游和下游充分延伸,把上游玉柴配套的零部件产业;还有下游整机、整车、终端产业引进来,从而形成了零部件、整机、终端全价值链的产业构成。这是目前玉柴产业新城里的产业布局规划。
我们预计这个月底开工,完成之后将形成四个园区:零部件产业区、整机产业区、终端产业区、商贸物流产业区,还包括一个总部基地,形成“一基地四园区”的格局。
从产值上看,投入300个亿,产出500个亿,连通玉柴现有规模500个亿,从而构成了集团未来到2018年的千亿规模。
“潍柴是玉柴最重要的竞争对手”
第一财经:千亿目标在“十二五”时就提出来了,这两年的销售基本都稳定在400亿到430亿左右,但玉柴的竞争对手潍柴已破千亿。现在玉柴提出2018年规划等于把“十二五”目标往后推了3到4年。如何评价当年千亿目标的制定?
晏平:潍柴是玉柴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潍柴销售规模过千亿,值得玉柴学习。
潍柴上市后,收购了湘火炬,而湘火炬控股陕汽,从而完成了潍柴最漂亮的产业链。我们有句话说“黄金产业链”,有了终端产品陕汽,有非常良好的零部件制造厂商设备,这是潍柴在上市后,战略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此外,潍柴通过相关企业重组,发展很快。这是玉柴和潍柴两家企业比较大的区别。
关于玉柴发展目标的调整。大家看到,三年来营业收入都在400亿左右徘徊,所以我们认识到玉柴发展遇到瓶颈,国家要结构调整,企业也必须调整。
这是为什么玉柴要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玉柴发展到今天,一些干部特别知足,缺乏创新原动力。出现一些问题,归罪于国家经济的调整。因此要重新调整整个战略规划,有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就放弃。第二要找到一个平台和催发剂,重振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
我们有两大储备需要做:第一是人才储备,第二就是资源储备,即为企业下一步做大做强做好物质上基础的准备,
玉柴“二次创业”要建设的万亩玉柴产业园,现在一期两千多亩,将引进近50家企业到玉柴,对本地经济的拉动,对玉柴的产业发展、成本控制,将发挥积极作用。
“人走这杯茶一定凉”
第一财经:你是否考虑过,在你退休之后,谁来接班玉柴?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早(笑)。
晏平:实际上,我跟领导正式提到过关于玉柴接班人的培养问题。领导问我,你觉得玉柴接班人需要什么素质?
国有企业接班人,选择方式和民营企业确实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像玉柴这样市场化程度较高、在行业有一定地位,相对其他企业来说,又特别灵活的企业,考量其主要负责人,又与央企的选拔方式和省组织的选拔可能都不太一样。
说实话,我提出关于玉柴接班人的问题,不光是一个人的培养,而是整个玉柴团队的培养问题,这个团队在未来十年,怎样承前启后,推动企业升级、推动企业发展。
玉柴主要领导的管理、选拔、考核,一定是在当地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现在还没有到时机。
我会在玉柴干到退休,而且我认为我不应该60岁退休,而应该提前。为什么?因为一个企业的良性发展,一定需要提前量。人到了60岁以后,精力、激情,胆识都会有变化。谁也别想超越这个规律。我要是懈怠一点,放松一寸,底下就放一尺,这是我一直坚持的。
我跟我的团队开玩笑,退休以后再找我别谈工作。人走这杯茶一定要凉的,不凉就不正常了。
第一财经:玉柴在国企改革领域是否有相关动作?作为国企一把手,你如何看到国企改革?
晏平:我站在玉柴的角度看,国企改革如果不能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我认为是不完善的。
第一、一定要解决企业领导者的职责,薪酬和考核机制。
第二、国企改革的推动力主导力量是谁?就靠政府这么几个人去推动企业改革,方案一定是不完善的。
说个题外话,我国产权改革、医疗改革为什么不成功?因为主导改革的几个人,他们首先把自己的利益算进去了,他们在想产权改革我怎么办?医疗改革我怎么办?
新一届市委政府明确说过,玉柴不改革是没有希望的,这个话讲得非常直接,我们以后坚定不移的推动玉柴的各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