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CES(美国消费电子展)的预展上,智能手带、智能花盆、智能电子锁、智能戒指、智能篮球、穿戴式小型智能相机……什么都加上传感器、变得智能化,同时这些智能产品都与手机、平板上的APP相连,这就离不开IOS、安卓、window的操作系统。(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世界处处可互联、什么都能变穿戴”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本届CES的最深感受。物联网的兴起,继续催热智能穿戴产品。
会场外的大型广告牌,基本上被三星、索尼、夏普、TCL、海信等中日韩企业“霸占”。表面看,这更像亚洲企业的秀场。不过,巨头背后有巨头,操作平台之争,将成为亚洲企业迈上更高台阶的关键。
三星电子总裁兼CEO尹富根登场描绘了物联网的无限可能性。他说,三星未来五年100%的产品将支持物联网,为此“三星必须开放”,建设生态系统。去年三星收购的智能家居公司SmartThings,已有20~30个合作伙伴。宝马副总裁也被邀请“串场”,上演用三星智能手表遥控宝马无人驾驶汽车的精彩一幕。
LG电子的首席技术官Skott Ahn博士也大谈物联网。他表示,LG电子将从平台、互联、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发展物联网。
除了老牌日本企业、如日中天的韩国企业,中国的力量也在崛起。TCL、海尔、长虹在本届CES的展位都扩大了。TCL展示了量子点电视,并在CES期间宣布收购北美老牌智能手机企业Palm,以做强北美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业务;海信则主推100英寸激光电视,CES前签下了冠名美国NASCAR汽车拉力赛的合同;海尔也展出了无压缩机酒柜的创新产品。
不过,美国IT巨头的实力仍然不容小窥。英特尔在本届CES上发布了 Curie模块,一个用于可穿戴解决方案、纽扣大小的硬件产品;以及英特尔实感摄像头在机器人、多旋翼无人机以及3D沉浸式体验方面的新应用;还有一项全新的人才计划,拟投资3亿美元以鼓励在英特尔和整个技术行业提升人才多样性。
高通则表示积极拓展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芯片市场。事实上,今年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成为CES的亮点之一,宝马、奔驰、丰田等都展示了相关新品。本届CES还特意辟出一个馆,来展出智能汽车。可以说,汽车也越来越变为一个消费电子产品。随着车内操作系统、动力系统的电子化,以及车联网的发展,未来汽车将变为一台会跑的电脑。
还有“看不见”的巨头。虽然苹果、谷歌、微软都没有参展,但是它们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也就是说,亚洲的巨头无论在电子硬件市场如何攻城掠地,市场占有率如何风光无限,它们还是离不了美国巨头的操作系统,而后者正是收集大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关键。
物联网时代,亚洲企业不愿再为别人作嫁衣裳。本届CES上,三星强调自己的TIZEN(泰泽)操作系统。今年三星的智能电视将逐步从安卓系统切换到TIZEN系统,今年还将推出TIZEN系统的手机。另外,未来电视、手机、冰箱、洗衣机等所有家电产品将互联互通,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使三星旗下不同产品更好地融合。
LG也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智能电视webOS系统、Home chat的智能家电操作平台,以及其作为发起者之一的All Seen智能家居标准。
万物将互联,如果亚洲电子企业,通过充分的开放合作,创建丰富的智能生态系统,或能最终打破操作系统平台受制于人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