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羊群效应挑战

第一财经日报2010-09-18 10:30:00

责编:群硕系统

我在讨论本书这部分内容时多少有些不安,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股市恐慌就是疯狂的爆发。事实上,在1987年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大崩盘的那天,《纽约邮报》的头版头条醒目地印着“华尔街疯了”。这样的大标题在其他恐慌时期也不难看到,但是在股市大涨时期却少见得多。股市无论上涨得多快,都很少被视为是疯狂的表现;正相反,牛市一般都被视为实力、乐观和繁荣的反映。

因此快速下跌的股市被称为疯狂,而快速上升的股市却完全是合乎逻辑的,怪不得人们要到心理学领域去寻找这一现象的答案。问题是用心理学解释股市行为的人大多像我这样不太了解心理学知识,只想根据大众行为的模糊理论就草率得出结论。犬儒主义者可能会说,不懂就没有资格解释股市的动向,但是犬儒主义者并不总是正确的。

羊群效应

人们在购买股票时容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少集体意见的压力会削弱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句话说得好,人类是群体思考的动物,”麦凯写道,“经常看到人们集体变得疯狂,却一个一个慢慢地恢复理智。”

像其他观察者一样,麦凯认为群体行为或羊群效应自来就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但是这种想法公正吗?

一个世纪之后,古斯塔夫·勒·邦(Gustave Le Bon)发表相关文章,认为这种想法是合理的。 他发现群体具有以下特点:组成这样一个群体的个人想法和情绪都会转向同一方向,造成个性消失;总是受制于一些自己未察觉到的顾虑;大脑思考能力丧失,脑神经活动占优势;智力下降;完全情绪化——集体情绪化可能胜于个人情绪化,也可能变得更糟。一个群体很容易英勇无畏,也容易集体犯错,甚至犯罪。

这并不是指股市中的群体行为会把投资者变成罪犯,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股市狂热和萧条期,与股市相关的犯罪活动通常直线上升。不过,这是次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问题在于:群体行为是否将更大程度的不理性因素带入了股市,引发了或者加深了股市恐慌的影响。

很明显,勒·邦认为群体是危险的。他写道:一个心理群体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很多相关资料都明确指出群体行为或羊群效应中有明显的非理性因素。1937年穆扎费·谢里夫(Muzafer Sherif)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一群人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通过一个小洞观察一个光点。事先已经告知他们这个光点会移动,他们要估计出移动幅度。事实上,这个光根本没移动。但是后来当实验对象集体讨论时,所有人都赞同光移动过,只是在动了多少方面存在争议。后来向他们质疑时,没有人意识到是受到群体力量的任何影响。

无论意识到与否,群体观点的影响足以动摇任何抱怀疑态度的人。群体力量很明显使理性判断失去作用。

投资者的背景五花八门,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什么共同点。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并对股市抱有同一观点,而且观点改变时也是集体改变,连程度都相同。

普遍认为羊群效应是件坏事,但这样的行为也存在理性因素。我们应该看到,随大流的心理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进而推动股市。

只要推动股市向某一方向发展,随大流就可以赚到钱,也不会被认为非理性。但是,当股价的上涨和下跌不是基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而是羊群效应压力下的产物时,这种群体行为就会被认为是非理性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控制错觉

还有一个方面有助于解释被指责制造羊群效应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群体行为。Martingale Asset Management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诺德·伍德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专业投资人士与他们所投资的公司有直接接触,当然比小投资者的机会要多得多,他们就比较容易受控制错觉影响。他说:“历史表明,决策者不可避免地依靠其认知本能,而忽视能够驳斥他们推论的证据。”

为了说明这一点,他用了一个扑克牌游戏的例子。游戏包括两副牌:红牌和蓝牌。玩家可以付一美元从蓝牌中抽出一张牌,发牌人会将这张牌抽出给玩家看但是不允许玩家摸这张牌。买家同样要付一美元从红牌中抽出一张牌,但是,重点是玩家可以摸这张牌。如果重新洗牌后,玩家能够抽中先前选中的那张牌,玩家就会赢得100美元。但是,在再次抽牌前,发牌人会问各位玩家是否愿意卖掉他们事先选中的牌。在实验中,购买红牌,即能摸牌的玩家37%不愿意卖掉自己的牌;而购买蓝牌(不能摸牌的玩家)中不愿意卖掉自己牌的占19%。为了提高赌注,发牌人问那些不愿意卖牌的人在什么价位他们愿意出售。蓝牌的平均要价只有2美元,而红牌的平均要价为9美元。

为何会有所不同?伍德认为玩家觉得通过摸牌他们能够运用一些技巧。“能够摸牌创造了一种控制错觉,增加了他们能赢的信心。控制错觉会造成影响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们认为,决策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而且我们能够也确实在客观地分析局势。”

这条理论适用于投资者,当投资者能够接触他们所投资的公司,他们就会产生控制错觉。而就是因为他们有过接触,他们才有自信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资。当这种接触不断增多,尤其对所谓的热门股来说,它的股价会随着投资者关系户人群的急切推销而不断攀升,很多的投资经理其实在分享共同的体会,因而作出相似的决定。

直觉至上:向羊群效应挑战

在股市狂热期,投资者的风险规避意识并没有削弱,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风险观念发生了改变。在非狂热时期认为是风险的事现在看起来没有那么高的风险了。实际上,投资者在大牛市时会冒更大的风险,而且认为这样做是合理的。

可以说,大多数投资者总是有风险规避意识的,唯一改变的是风险观念。这就是为什么风险管理一直是投资业最重要工作的原因。那些快速寻找新行业的投资的基金经理要明白,他们面对的是有风险规避意识的客户。只有一小部分客户风险承受力较高,愿意倾其所有押注在这个投资赌博游戏上。

和所有人一样,投资者想要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一方面,他们想在行情上涨时赚很多钱,而且他们也愿意为此冒险;而另一方面,他们还想要确保自己的投资没有风险,只会带来不断提高的利润。这就难怪他们在冒险的结果令人失望时会陷入恐慌了。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都觉得受到了欺骗,想要尽快从骗局中抽身。本来很理智的一个投资群体迅速分裂成一群恐慌的乌合之众。就是因为此时大众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容易作出非理性的判断,那些没陷入恐慌的人才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投资机会。在这样的时候,那些对自己的判断抱有坚定信心,不随大流的人就会得到真正的回报。

保持这样独立的立场并不容易,与大众背道而驰往往有被践踏的危险。然而,投资就像打仗,胜利总是青睐那些不墨守成规、能在舆论倒向一方时置身事外的人。这意味着,胜利者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采取相应的与众不同的行动。

特维德引用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克劳塞维茨是德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事领袖)。他写道:机会总是垂青那些能够接受对立信息的人,他们经过适当的评估和考证才会作出决定。

与之相反,很糟糕的情况是,一个消息支持、证实、深化了前一个消息——对同一情况不断渲染,直到最后被迫作出一个决定。这样的决定很快就会被证明是愚蠢的,所有的相关信息都是在说谎,造成错觉。大多数的信息都是误导的,而人们的恐惧就是谎言和假象的温床。

克劳塞维茨建议决策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用自信武装自己,抵抗住当时的压力”。

历史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军事领袖总是褒贬参半的,但是历史表明,在恐慌时期那些敢于持有与股市总体走势相反观点的人却总是成功的。毫无疑问,这样的时刻以后也会反复出现。“股市系统的本质就是会出现周期性的疯狂,随之带来相关的金融损失,甚至更大规模的毁灭,”加尔布雷斯写道,“人们能够意识到并接受这个事实是最好不过了。”

(摘自《恐慌与机会》第7章,原书第2版,作者史蒂芬.韦恩斯,标题为编者加,艾经纬 整理)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