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学的面孔:奎亚尔和他镜头下的作家(多图)

第一财经日报2015-01-22 20:25:00

责编:李刚

奎亚尔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交集延续了26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幅帕斯肖像

奎亚尔与帕斯建立了良好的私交,能前往他家、工作室进行拍摄

马尔克斯

 

墨西哥文学在拉美独树一帜,奥克塔维奥·帕斯、卡洛斯·富恩特斯等都是熠熠生辉的名字,若想一睹这些大佬的日常生活和创作风采,不妨看看墨西哥摄影 师罗赫里奥·奎亚尔(Rogelio Cuellar)的作品。奎亚尔的摄影如同一台时光机,从现在回到过去,再从过去返回现在。他致力于记录近50年来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文学艺术界大师的肖 像,超过1000名文艺家,包括作家、画家、建筑师、演员、舞蹈家及音乐家曾对着他的镜头“敞开心扉”。

日前,在墨西哥驻沪领馆, 这位享有盛誉的摄影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分享了关于记录墨西哥文学艺术史的点滴。年过花甲的奎亚尔神情如同少年,走到哪儿都带着他的相机,采访当 天他穿着休闲,一条围巾既裹着脖子又缠着胳膊,他不时用手理理围巾,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不久前因为拍照摔伤了手臂。”随身带的双肩包犹如百宝箱,谈话 期间他不时从中拿出画册、笔记本,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着。

奎亚尔与墨西哥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帕斯的交集整整延续了26年。起 初他作为粉丝参加阅读会、见面会,直到后来与帕斯建立了良好的私交,能前往他家、工作室摆拍。“虽然我并不喜欢摆拍。”奎亚尔急忙强调。他清楚地记得,第 一次近距离为帕斯拍摄是在1974年。“《多数》杂志邀请了许多名人,那是一个诗人的聚会,帕斯是杂志创办者,而我负责为编辑们拍合照。” 奎亚尔的所有照片都以胶片拍摄,并亲手写下记录。

26年来,奎亚尔为帕斯拍摄了数不清的肖像。“你看见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100张,没办法,这是我对拍摄人物的热情所在。”他得意地说。

科萨特尔


摄影师罗赫里奥·奎亚尔

 

文学的“脸孔”

此次中国行,罗赫里奥·奎亚尔精心挑选了数十幅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文学界的大师照片,为上海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文字的脸孔”的摄影展。据了解,展览将呈现于十 号线新天地站。“很高兴能在上海地铁办展览,这里人流量巨大,因此我首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墨西哥作家,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故去,一些人则代表着文学新生力 量,希望能完整表现墨西哥风貌。”奎亚尔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同名画册的序言中,他的好友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需要用一个词形容罗赫 里 奥·奎亚尔的这组肖像照,毫无疑问最合适的是‘猜测’这个词语,比起写实人物摄影,这一系列作品是对广义真实的疑问,是对表象之下的深度探寻。”摄影师非 常认同“猜测”的主题,认为这代表了创作的连贯性,“我希望能透过每一幅作品了解作者的灵魂深处,还原本我的东西。”因此,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是对作家多年 连续不断的观察。

我们看到,在他的镜头前,诺奖得主帕斯在光影下神情专注地阅读;文学家科塔萨尔蓄着他标志性的络腮胡,叼着雪茄、目光炯 炯;富恩特斯随意地插着口袋,面带微笑;阿根廷作家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则在远望苍穹……每个人都如同面对自己的老友,神情轻松,一如寻常。眼神则是 所有作品的唯一共性。在采访中,奎亚尔用得最多的词语是“合谋”,在所有场景与人物中,他最注重对拍摄对象眼神的观察和交流。

作为自由摄 影 师,新闻记者出身的罗赫里奥·奎亚尔在纪实摄影和人物肖像中找到新闻与艺术共存的方式。“新闻摄影对我而言也是人性的摄影,我不喜欢战争、灾难这些悲剧性 的东西,而专注于表现自然的日常生活场景。”1982年他出版了新闻摄影集《出席的痕迹》,这些作品也曾于2005年在中国展出。

富恩特斯

 

博尔赫斯的“小精灵”

为这些文学艺术巨匠拍摄肖像,罗赫里奥·奎亚尔并不急着按动快门。他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理解他们的作品,从诗歌、小说中了解他们的叙事方式,因为“他们都是我最尊敬的艺术家”。

他 最喜欢的拍摄地点是作家和艺术家的工作室。“从中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我会在他们的工作室里待很久,有时甚至陪伴他们完成一件作品。”他指着画册,向 记者回忆起印象深刻的两次拍摄,“一次是在诗人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的工作室,那儿看起来像个图书馆,但曾经是他的饭堂;另一次是拍摄富恩特斯,我记得 那是一个周六,我本人穿得非常正式,但如你所见,富恩特斯随意得像在家中接待老朋友。”

奎亚尔将为文坛巨匠博尔赫斯的拍摄形容为“一段美妙的经历”。

1973 年,博尔赫斯在墨西哥获“阿方索·雷耶斯”国际文学奖,当时作为新闻杂志《Excélsior》兼职摄影师的奎亚尔用他的镜头全程记录下了这段经历。“我 当时在机场停机坪接他,不知怎么的,我们坐上了一辆车,一起前往酒店。”此后的十多天,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一起。“当时博尔赫斯近乎失明,我在他身边不 断发出咔嚓咔嚓的拍照声,他便亲切地称我为‘小精灵’,循着相机声我们一起前往每一处……”

另一段令奎亚尔回忆起来两眼放光的,是 1986 年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拍摄肖像的过程。“马尔克斯是我极为尊敬的作家,能够与他交谈、一起吃饭,共度一天的时光是非常荣幸的事,这幅肖像摄于他的 工作室前,我不能说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能够近距离拍摄他,甚至有时我开车送他回家,这些回想起来都令人珍惜。”(本文供图/罗赫里奥·奎亚尔)

Pita Amor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