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全球市值跟着牛市一起飞

一财网2015-04-09 14:42:00

责编:林洁琛

2014年以来,全球股市表现总体向上,国内A股市场则自2014年11月开始迎来一波大幅上涨,股市一路飙升,截至昨日,上证指数冲破4000点,重回7年来最高点。

相伴而来的是国有四大银行的市值排名整体提升,在全球市值排名也出现了微妙变化。《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曾一度位列全球银行市值冠亚军的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和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其市值排名由2013年末的第三名和第五名,分别回升至第二名和第四名,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由第八名回升至第六名,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由第九名升至第五名,晋升四个位次。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趋缓,金融改革加速,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冲击,我国银行业传统盈利模式受到空前挑战。从披露的业绩报来看,四大行2014年净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告别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时代。同时,进入2014年四季度,国有四大行中有三家的营业收入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些因素显然不是持续抬高银行市值的原因。从目前来看,本轮四大行市值的大幅提升与银行基本面之间似乎表现为弱相关。那么,四大行市值提升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呢?《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认为,A股股价飙升、“A+H”股本差异以及股本规模的变化是重要驱动因素。

牛市来袭 A股股价强劲提升

2014年以来,上证综指涨幅超过77%。伴随着资金大量涌入,银行股作为大盘蓝筹股亦受到资金追捧。截至2015年3月31日,四大行A股涨幅平均接近50%。其中工商银行涨幅35.75%,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涨幅47.34%和47.98%,中国银行的表现则更为强势,涨幅达67.18%。

四大行A股股价的强劲增幅一扫2013年末的“破净”状态。目前,建设银行市净率最高,为1.10倍。中国银行则摘得四大行市盈率金牌,由2013年末的4.79倍增至7.11倍,市净率也与其他银行处于大致相同水平。

对此,分析师认为,过去一段时期,中行股价涨幅显著高于同业,其重要原因在于此前其股价估值水平PE和PB显著低于可比银行,受到A股市场公众投资者的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投资者结构不同以及投资理念和方法的差异,香港H股市场表现出它的稳定性。四大行的H股股价并未如A股般强劲增长。2014年以来,四大行H股股价平均增幅仅为11%左右。

“A+H”股本结构差异

2014年12月25日,一则关于“建行总市值超越工行成为国内第一大行”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迅速转发,一时间热度颇高。当晚,工商银行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辟谣”:工行和建行作为A+H结构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根据当日A股和H股股价和股份数分别计算后加总。实际上,当日工行市值约为2514亿美元,比建行(市值约为2009亿美元)高出505亿美元。

                                     附:四大银行股权结构比较

股份类别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H股

24.35%

9.5%

28.41%

96.16%

A股

75.65%

90.5%

71.59%

3.84%

A+H股

100%

100%

100%

100%

出现误读的原因是计算者忽略了四大行“A+H”的股本结构,简单地将A股股价乘以全部股份数。

“这种股本的结构性差异也解释了四大行在2014年以来为何市值增长幅度有所不同。”一位银行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的强劲增长与H股市场的不温不火,使H股占比超过96%的建设银行市值增长不足12%;而A股占比超过70%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一数值则达到28%、40%和60%。

可见,由上市历史经历不同形成的四大行A+H股权结构差别,带来了四大行之间市值变化的很大差异。

多样化融资工具 推动市值增长

股本规模的变化,也是造成市值变动的重要因素。2014年以来,农行和建行的股本规模一直没有变化;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由于可转债转成普通股,股本规模均有所扩大,直接提高了其市值水平。

2010年,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分别发行了400亿元和250亿元的A股可转债,其绝大部分可转债于过去4-5个月陆续转为A股普通股,进一步增大了两行的A股股本规模。

数据显示,因由可转债发行,中国银行A股普通股增加约153亿股,总市值增加约670亿元人民币(110亿美元);工商银行A股普通股增加约76亿股,总市值增加约359亿元人民币(58亿美元)

市值并不能代表一切 竞争力是王道

市值是衡量银行规模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是唯一指标。仅简单根据四大行的市值回升来判断行业的发展,或者是依据市值排名判断孰优孰劣,是缺乏说服力的。

市值变化理论上取决于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质量与竞争实力等基本面因素,实践中更多地受到资金流动性、投资情绪及预期变化等诸多市场因素影响。

对于中国的几大银行而言,还受A+H股权结构的影响,反映出不同市场的某些特征。一年多前,国内主要银行业绩增长稳健,盈利增速普遍在两位数时,A股市场银行股价普遍处于“破净”状态,市值表现也差强人意;近期,主要银行盈利增速普遍降至个位数,甚至面临负增长的压力时,银行股价却突飞猛进,市值水平与排名也不断攀升。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我们需要关注银行市值变化及其原因与市场意义,但更需关注国内银行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与挑战,推进自身战略转型,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