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网上的“小华为” 海能达如何全球崛起

一财网2015-04-26 16:55:00

责编:王丽娜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无论是沟通,互联,无论是节日庆典,体育赛事,重大救援,或者是紧急突发事件,而在这背后,总有一张网络随时待命。它和我们平常使用的公网不同,它叫专网。

而作为专网中的“小华为”,海能达上市四年以来,已经完成了公司市值的翻番,并成功打破摩托罗拉等国际公司在相关市场上的垄断。2月份,海能达发布了公司的业绩快报,显示营业收入19.5亿,同比增长15.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州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坦白说,海能达以前曾是“跟随者”,但我们没有停滞于产品制造带来的利润。海能达每年投入利润的15%进行研发,势将推出“中国创造”“中国芯”的通信产品。

招商证券认为,海能达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全球专网市场“切蛋糕“的路径已经打开,专网小华为的逻辑将逐步验证。

专网“小华为”

近期上映、一票难求的好莱坞视觉大片《速度与激情7》,以及在前年同样火爆的大片《速度与激情6》,以狂野的跑车飚车戏份赚足了眼球。但不为外人所熟知的是,在这两部电影中,主角们在跑车里用来进行互相沟通、展开协作的是一款超薄、超酷的数字对讲机。而这款对讲机的制造者来自于中国深圳,一家叫做海能达的企业。

 

海能达目前是全球知名的对讲机企业,而上述影片使用的X1p数字对讲机是海能达PDT系列中的新成员。据了解,这款对讲机在还没有量产的时候,就被片方“看上了”,直接从实验室中“乘坐”飞机抵达正在英国伦敦拍摄的主角们手中。

“我们是一家非常专业的通信公司,我们主要做的,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对讲机,一开始我们做对讲机,现在逐步发展成一个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个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公司。”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州表示。

正如华为在通信市场超过国际巨头一样,在多年的发展中,海能达在专网上也打破了摩托罗拉等国外巨头对一些领域的垄断。

2014年,海能达推出了新一代TETRA基站,该技术一经推出即代表业界最领先水平,帮助公司在南美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TETRA先后在签订智利地铁和委内瑞拉大单居功至伟,同时还在国内中标深圳、长沙等地铁Tetra通信网络及调度系统,在林业、石化等行业新建的数字专网,海能达也占到了90%的份额。在轨道交通领域,海能达份额达到了1/3。去年,海能达还进入了地铁、港口等行业市场。海能达相关负责人认为,现在海能达可以说是“世界创新”的专网通信领导者。这是文化的改变、理念的改变。

海能达相关负责人表示,坦白说,海能达以前曾是“跟随者”,但并没有停滞于产品制造带来的利润。海能达每年投入利润的15%进行研发,势将推出“中国创造”“中国芯”的通信产品。

招商证券认为,海能达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全球专网市场“切蛋糕“的路径已经打开,专网小华为的逻辑将逐步验证。并且在国内市场,海能达具有更加确定性的优势,包括公安PDT市场、应急指挥政务网、军用数字集群通信等市场的爆发将为公司营收和业绩带来大幅增长。对标公司MOTO市值超过900亿人民币,而海能达目前市值仅116亿,鉴于其高成长性和未来商业模式的升级,中长期对应市值200-300亿。预计15/16年EPS分别至0.35/0.7元。

全球化提速

2012年海能达成功并购德国HMF算得上海能达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

中国公司收购海外项目,最怕的就是遇到“空壳”项目,也就是公司收过来了,人都跑了。据了解,当时海能达的掌门人用了充分放权的方式,让德国人自己制定相关的市场策略,让公司更加接地气以实现更快的本土化,同时在德国本地进行研发,借鉴德国人严谨的思维和科研环境,最后该项目很快扭亏为盈。

海能达相关负责人介绍,德国子公司原来专长于技术,和海能达全球市场力量优化整合后,采用开放合作、深度定制等策略,结合先进的产品技术优势,成功突破了众多海外的TETRA市场。数据显示,2013年海外销售量已经占到了海能达总销售额的60%。

“而从组织和企业文化上来说,业务大了,要求企业更具有包容性。海能达现在有30多个一级部门,有来自德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不同行业的人才。要能兼容不同文化理念、宗教信仰、工作方式才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前进。”陈清州说。

目前,海能达不但在中国国内是第一品牌,在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建立销售网络,通过在中国23年、在海外15年的深耕运作,全球人都认可并且信赖海能达品牌。

“海能达的队伍比较年轻,平均年龄25岁,有干劲、执行力强、也很有团队凝聚力!这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我希望海能达员工保持一种积极的、朝气的、向上的、正面的气质。我希望员工在海能达有自我提升、学习和自我超越。海能达有很多优秀人才都是在公司8-10年的员工,他们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管理人员;还有很多员工都成了企业家,成为海能达的经销商。”陈清州表示,海能达也很重视国际化的人才,员工的五分之一是来自国际性的人才。

对于未来市场,海能达面临的机会仍然还有很多。

一方面,我国的专网相对于国外的专网通信来说,还处于比较基础比较弱的阶段。相关分析人员表示,我国专网几乎在50个亿人民币,在美国一年的专网需求量在100多个亿,全球一年应该在200亿,随着数字技术的到来,这个市场仍然还会有较大的机会。此外,全球2/3的发展中,不发达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专网通信的市场,或者是比较基础的专网通信市场,这也会是海能达的潜在市场之一。最后,在欧洲美国等国有很多工商业或者公共事业,中国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也会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陈清州表示,希望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