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刚托举天量 保值行情好戏才开演?

第一财经日报2010-10-12 07:25:00

责编:群硕系统

10月11日,A股市场煤炭、石油、有色三大板块净流入70亿元,市场对资源股的炒作继续升温。

70亿资金净流入的背后是861.93亿元的成交量,仅上述三个板块的成交量就贡献了11日两市总成交量的20%,沪市的33%。与昨日全线飙涨的券商股一道,“四大金刚”成就了两市单日成交4292亿元的今年以来的天量。

但一切并非如表象一般乐观,当日午后,大批资源股被砸,煤炭首当其冲。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盘中曾有13只煤炭股涨停,到收盘只剩3只继续涨停。而同为炒作通胀概念的农业股则大部分善始善终。

记者采访多位机构与私募人士,他们对“通胀炒作未完”的观点达成一致看法,“连续的上涨已产生20%~30%的收益,部分获利盘提前了结导致盘中的异动。”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而午盘后市场间流传一则“央行近期将有动作”的消息,却也“恫吓”了不少资金离场观望。

“股指期货1010合约也减仓3000手,说明获利资金正从股市、期市全面套利。”北京中力天和投资总监李意坚说。

煤炭股突遭“撤火”

从国庆节期间开始,由美元贬值主导的一场汇率战争已经通过商品市场迅速蔓延至股市。

美元、石油、黄金的三角关系时刻牵动着全球投资者的心。美元率先作出表率——自动贬值,而与其呈负相关的石油和黄金立马躁动起来。

黄金带动了贵金属与普通金属,到股市里面就是有色板块;石油带动的是其替代品——煤炭;农产品则带动了农业板块。

昨日早盘煤炭与农产品接过有色的旗帜,延续着资源股的神话。午后两点,大盘突现第一波回调,多只煤炭股涨停板被砸开。

毫无预兆的砸盘让盘中大盘日K线形成一根带较长上影线的阳线,但好在多只券商股翘尾挽救了大市,日K线得以保持“红三兵”排列态势。

交易公开信息显示,机构正大肆调仓买入资源股,而出货中小盘,包括前期的防御品种医药,卖方几乎全部是机构。这就解释了在主板一片大涨之际,中小板与创业板居然翻绿的现象。

而游资永远是飘忽不定的,今天攻击这里,明天潜伏那里。以恒源煤电为例,买入全部是机构,卖出方中信建投武汉市中北路、中信建投武汉市建设八路等营业部都是著名游资席位。

通胀炒作未完?

资源股后市还有没有戏?这是投资者在此时最关注的焦点,而也许李意坚的“对资源股的炒作才刚刚开始”最能概括这个答案。

广州证券策略研究部经理张广文也认为:“行情的拐点不会太快出现,预计整个四季度将持续通胀的预期。其实只要了解这次资源股上涨的来龙去脉就很容易知道它们的起承转合。”

“首先是欧美国家经济复苏的不乐观,美日等推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流动性的旺盛,继而美元贬值,促使人民币被动升值,国际热钱流入又加剧了通胀的预期,于是大宗商品——任何能抗通胀的东西都成为资金配置的标的。”张广文向记者介绍,“个人觉得国际热钱是本次资源股上涨的背后推手之一。它们有三个途径来中国赚钱:享受人民币升值、高利率;买股票;做股指期货。”

“连涨3日,市场堆积的成交量在8000亿~9000亿元,这么大的资金一下子撤离的可能性不大。而这种通胀预期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到年底大部分资金结算需要变现,热钱才会阶段退潮,因此说整个四季度都存在这样的机会一点也不为过。”张广文表示。

对于本次行情的“原罪”——美元,长江证券分析师刘毅铭告诉记者:“美元指数正处在下降通道中,美元历来有个一年一周期的说法,现在就与去年11月份的情况非常相似,可能触及当时的低点,因此下调空间还是有的。”

同时,记者发现,对通胀及升值的炒作存在“死角”:本币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块——航空与造纸等板块至今尚未大规模参与行情。刘毅铭说:“这些板块属于间接性受益,利好更多的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也就是强调时点,因此市场认同速度较慢。”

网下配售股解禁前农行“跳上”发行价

人们还没来得及充分感受农行A股破发时代,它就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迅速收复了2.68元的发行价。当然,10月11日对于农行来说,不仅仅意味着A股发行价的收复,也是农行H股创发行以来新高的日子。截至收盘,农行A股收报2.70元,上涨0.03元;农行H股盘中创下4.23港元的历史新高,最终收报4.11港元,下跌0.06港元。

“只要看到农行H股创新高,也就不觉得农行收复发行价异常了,这是一次H股拉动A股的经典战例。”私募基金经理王炜栋表示,“此外,有些资金发现前期银行利空并未兑现,踏空该板块的,也极有可能加入做多的行列。”但他并不看好银行的中长期走势,“银行不会有很大的行情,后续还是要看基本面与宏观经济的情况,但银行监管方面的政策这个靴子尚未落地。”

北京中力天和投资总监李意坚也认为:“国内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高,而为了汇率战争,银行部分利益的流失是肯定的。通胀预期下,银行中期偏空,虽然短期的加息可能构成利好。从任何角度来看目前都不是参与银行的最佳时机。”

按照网下申购机构筹码的解禁规定,10月15日是农行A股50.32亿股网下申购股份解禁的时间窗口,这些解禁股占农行A股发行股份的19.7%、目前流通股本的50%、总股本的1.5%,共有173家机构在网下申购。

“机构股影响有限,即使有些机构选择在解禁后为补充流动资金计,选择卖出,也不会造成农行股价的过度波动。”王炜栋说,“一句话概括银行的走势就是跌不下去,但离好起来尚有一段距离。”

解禁潮近 创业板继续降温

“风水轮流转”,昨日两市主板急涨,而创业板急跌,上证指数大涨68点,但深证创业板指逆市下跌1.33%。当日,120只交易的创业板个股仅31只上涨,跌幅最大的是万邦达,跌幅达9.92%。

创业板开板以来一直处于高市盈率状态,但受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解禁潮临近等因素影响,创业板整体投资风险加大。天相宏观策略组分析师仇彦英认为,创业板公司中期业绩增速不及中小板以及主板,使得投资者对其高成长性的质疑加深。同时,创业板股票的高估值以及即将来临的限售股解禁潮也是造成创业板近期大跌的重要原因。

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公司刚上市时,按深交所公布的数据,中小板市盈率为48.56倍,创业板却高达110.81倍。而截至9月28日,深市中小板市盈率为51.11倍,创业板已降至62.9倍。有市场人士分析,创业板在制造出数百位亿万富翁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处在整体亏损的状态。

11月1日,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有27家将迎来第一批原始股解禁潮。这27家公司当日解禁股数达11.96亿股,而目前它们总的流通股本只有10.36亿股。以9月30日收盘价计算,届时解禁市值将超过297亿元。

在巨大的解禁压力之下,自9月中旬以来,“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创业板行情很难看到了,9月份创业板指暴跌8.2%。

对于创业板解禁潮的到来,中信证券报告认为,不同个股受到的影响可能两极分化,基本面优秀的公司受冲击较小,而基本面越差的公司,小非减持意愿越强烈。受解禁因素影响,预计创业板整体再跌10%~15%,将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权重股轮炒 医药股“失血”

就在A股市场权重股轮番表现之时,医药板块却感受到些许秋意,昨日医药板块逆势领跌,表现低迷,但尾盘时部分个股又直线拉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前段时期涨势过猛,短期内医药行业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未来或将面临结构性调整,部分缺乏业绩支持的品种风险较大。

10月9日,卫生部会同总后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下发了《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但上述消息却并未激发昨日生物医药股的做多热情,两市大盘放量大涨,医药板块却整体逆势大幅下跌,截至昨日收盘,多只医药股跌幅超过7%,Wind资讯统计显示,昨日制药板块净流出额靠前,全日资金净流出13.62亿元。

近期,“医药振兴规划”即将出台的消息以及前期出现的超级细菌、蜱虫、红眼病等疫情引发市场持续关注相关的医药股,自从8月份以来,医药股持续遭到热炒。

不过,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医药板块过猛的涨势可能渐渐退潮。国联证券医药研究员赵心分析,截至10月8日,医药板块的市盈率已达到40.65倍,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比例依然维持高位,短期内行业面临较大的估值压力。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医药行业或将通过2011年确定性的盈利增长化解估值压力。安信证券首席行业分析师洪露认为,预计2010、2011年医药行业整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