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共和国副检察官塞尔日·马科维亚克(Serge Mackowiak)8月5日晚在巴黎宣布,从技术特征来看,可“强有力地推断”不久前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飞机残骸来自2014年3月8日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中新社发 龙剑武 摄
据美联社报道,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于当地时间6日表示,目前,在留尼汪岛上进行残骸搜索的马来西亚团队,找到了更多的飞机残骸,其中包括飞机舷窗、铝箔、坐垫等。但廖中莱同时也指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物品是否属于马航MH370客机。
报道称,廖中莱表示,马来西亚团队此次在发现襟副翼残骸的地点附近,找到了更多飞机残骸,并表示有一块新发现的残骸也已被送到法国进行鉴定。
据悉,在发现留尼汪岛上的残骸之后,马来西亚已经派出四人小组前往当地,在岛上海滩进行地毯式搜寻。大马交通部长廖中莱表示,已经获得法属留尼汪岛有关当局的批准进行搜寻,以确定是否能发现更多可能与飞机相关的碎片或残骸。廖中莱还表示,马来西亚已经要求当局在毛里求斯和马达加斯加等附近地区帮助搜索海滩上的可疑物品,以扩大范围。
法属留尼汪群岛的海滩清洁人员7月29日无意中发现一片长约2米、宽约1米的物体,疑似失踪飞机的襟副翼。
北京时间6日凌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专家证实在印度洋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波音777客机襟副翼残骸属于马航MH370客机。法国巴黎共和国副检察官马科维亚克同一时间则谨慎表态称,可以确认残骸来自波音777客机,且与马航提供的技术数据有很多共性,因此残骸有“很大可能”来自马航MH370,但得出最终鉴定结果还需进一步的分析;法警方将“尽快”对一个在留尼汪岛上发现的行李箱的残片进行检测。
马航MH370航班在2014年3月8日,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去联络,机上载有23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其中153人来自中国。
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等多国联合搜寻下,至今1年多仍未找到这架客机的下落,是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重逢MH370:实探留尼旺搜寻
整整515天,载有239人、其中中国乘客154名的马航MH370航班,终于在遥远的印度洋西南部小岛上被确认了踪影。
小岛名叫留尼汪,虽然地处非洲,却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其英文名Reunion,可意译为:重逢、团聚。
对于弹丸小岛上的人来说,这几天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岛上最著名的火山喷发了,山顶上下了十年难遇的一场赤道雪,环印度洋国家的区域“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这里举行,然后,几乎成为世纪之谜的MH370出现了。
救援队员Claire
46岁的海岸清洁工Johnny Berge一下子成了风云人物,因为是他的发现轰动了世界。7月29日当天,他像往常一样沿着海岸做着日常维护的工作,却突然发现了一块之后被证明是MH370机翼部件的残骸。
“它看着就像一块飞机机翼,不过在海水里泡久了,生满了贝壳”,Berge后来告诉蜂拥而来的媒体。但当时,他也不知道发现的东西关系这么重大。
他的第一个举动是给当地一家热门电台Freedom.com打了个热线电话,他说自己在海岸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像机翼,他想用它来装饰自己维护的海岸花园。
Freedom.com是当地最热门的热线电台,当地人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它打电话;甚至有人的车被盗了,靠着热心的听众不断提供的热线追踪线索,偷车贼一到家就被警察逮个正着。
从这个电台传出的消息,很快吸引了警察与各路媒体。一名曾经参与了第一现场调查的警察,对腾讯探针说,“当时大家心里想到了在附近海域失事的另两架飞机,也有想到MH370的,可是不敢说,这种几率实在是太小了,说出来会被当傻瓜的”。
尽管Berge前一天晚上答应了腾讯探针的采访,但第二天到了约定的时间地点,他却不见踪影,电话也不再接通。之前电话里他就已有些抱怨被媒体轰炸的过于疲乏,有的记者甚至不给他打招呼,就直接闯到他的家里,而他的上级好像也给了他一些压力。
发现MH370机翼残骸的海滩当地名字叫Bois Rouge,意为“红木”,即使风和日丽,海浪也有一米多高,印度洋上横扫的海风很容易就把帽子吹跑;海岸尽是灰白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没有细沙,不时能见各种塑料瓶垃圾,还有焚烧垃圾的痕迹。
当地有个人叫Nicholas Ferrier,他告诉媒体说,前几个月他就在海滩上发现了蓝色的座椅、旅行箱之类,可是在上级的指令下,他把它们全当普通垃圾烧了。这一说法被官方否认,海岸管理局说从来就没有雇佣过这个人。探针碰到的一个当地人对Ferrier的评价是,“他是骗子之王,从来嘴里没谱”。
这名当地人也认识Johnny Berge,他们会在一起踢足球,他说Berge还是队里的裁判。他还热心的骑着自行车沿着平时Berge的海岸工作路线帮着探针一起寻找。
沿着海岸修有一条健身步行道,可以从发现残骸的东部海滩一直延伸到北部主城圣丹尼斯的海岸。
“修得挺不错的,可是平时很少有人来,跑步、骑行都可以,现在可能会逐渐热闹起来”,这名当地人说,他骑到了很远处的甘蔗地里,可是仍然没有找到Berge。
住在海滩边上提供帮助的当地人大卫
但探针找到了Berge他们护养的海岸花园,虽然简单,却也很精心。黄色的小雏菊在印度洋边上绽放得很灿烂,为海滩添上一份温暖的生机。花园中央还有一个用硕大的汽车轮胎做成花盆,Berge原本也是想将发现的机翼残骸做这个用途的吧。
Berge最终没有找到,海滩上来得最多的就是记者,有的人每天都在这里守一下,期冀着新的发现。腾讯探针离开海滩的时候,碰见一个正在岛上参加运动会的毛里求斯人,他说这么大的新闻,他一定要来这片海滩看看。这片海滩的命运也许真的从此不同。
Cecile Dupre女士是当地海岸救援队的主席,他们是一个自愿者组织,在全法国有4000人,在留尼汪他们有19人,都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水手组成。在留尼汪当局得到法国政府的确切指令之前,他们是岛上唯一的机构性搜索队伍,自从残骸消息出来之后,他们已经自愿出海搜寻过3次。
“这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日常的职责是在突发情况下出海救人,可是现在我们也会试图寻找新的残骸证据”,Dupre告诉腾讯探针。
“海岸搜寻的工作非常复杂,尤其东部海岸地形非常陡峭,没有多少平缓的过度,海底很深,而东南部的火山区域,熔岩会直接倾泻进海里,人迹罕至,没有人知道那些水域里有什么”,Dupre说,“我们现在也缺乏专业的设备进行精度搜寻,只能靠肉眼看,如果确认要在当地展开规模化的正式搜寻,情况会不一样,各种需要的深海搜寻设备可能都会到来。”
在东南部海岸还常有鲨鱼出没,据媒体报道,2011年至今已发生17起鲨鱼伤人事件,其中7件是致命的;而今年7月23日,一名45岁的冲浪者才在一条鲨鱼口中失去了一条手臂。
当地时间8月5日下午5点,腾讯探针搭上了Dupre的五人搜索组乘艇出海。
他们出海的时间根据需要、天气情况、船只维护情况不定,平时每周也会有定期训练,包括针对夜晚搜寻的。出发前,Dupre告诉我们,由于船上的发动机有些问题,风浪也有些大,所以今天的出海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她不敢把船只用得太厉害,还要等新的发动机到。
船上除了包括Dupre在内的五名搜索水手,就是腾讯探针以及BBC的两名记者。所有人穿戴齐整后,包括必要的救生衣,船只驶出了海港。
没过几分钟,海浪逐渐变得湍急,船只颠簸得很厉害,“这边的海已经不一样了,印度洋很诡谲,有的时候,我们会同时碰上三股洋流,本来是水平方向行驶的,会突然折转,出现巨大的涡旋。”
由于驾驶舱空间很小,大家大多在甲板上呆着,要不紧握着船舷坐在甲板两侧,要不背紧紧贴着机舱门站定,若要行走就需要用专门的安全绳拽拉着。
船在轻而易举就浪高两三米的颠簸海面上行进,即使做个简单的拍摄动作,常常需要前后两三个人扶着您帮你固定角度。船上另一名女性水手Claire就由安全绳系着,略似扎马步的样子,让自己在甲板上站立平稳,然后靠肉眼搜寻沿途海域,“这样子你可以让自己的视野范围最大”。
如若站在船头,当然有安全绳系着,随着夕阳暮色在身后褪去,前方滚涌的印度洋海水愈发显得阴冷,广袤得铺天盖地;站在船头、紧握着船舷、在猛浪的浮浮沉沉中体验搜寻工作的我和BBC的记者都禁不住同时惊呼:好像泰坦尼克。
一个接一个浪头抛起,避无可避,没有防水服遮盖的地方已经成了通透的落汤鸡,打在脸上的海水,上岸之后就成了一层天然盐粒面膜。水手们说他们遇上过高达12米的海浪,能将整只小艇轻而易举的席卷。
由于风浪的颠簸,BBC摄影记者的三脚架被颠进了印度洋,风雨同舟的一船人苦涩的玩笑:海上又多了一片残骸。
“我们出海搜寻过3次了,当然大家知道希望不大,可是万一呢?我们所做的远不能减轻可怜的家属们的伤痛,但我们希望可以发现更多答案,带来哪怕是一点点安宁、或者完结”,Dupre说道。
Dupre说留尼汪岛上的人,能特别理解那种心情:
“那真的是非常不人道的,怎么可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就告诉别人,你的至亲突然消失了,不知道任何原因?像我们岛上的人,大家就像在一个村里生活一样,我出门上班,可能左边碰见我的表兄在山道上骑行锻炼,右边碰见一个侄子在公交车上去上学,亲情的联系是如此的紧密,永远无法想像这种紧密在一天忽然被不知任何原因的切断,怎么能够接受!”
尽管如此,对于是否能发现更多的残骸线索,Dupre还是不敢乐观,“印度洋太棘手了,真的,没人知道。”
截至发稿时间,全球都还在等待着MH370残骸确认后官方的下一步搜索部属,留尼汪岛官方也在等待着来自法国的指令,而海滩上当地人仍然在自发地寻找残骸可能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