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经济概况

一财网2016-02-24 12:49:00

责编:罗懿

人口:5496万(2015年年中)

国土面积:1,219,090平方公里

货币:兰特

官方语言:有11种官方语言,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为通用语言。

GDP:约3510亿美元

人均GDP:约6500美元

农业:2.49%

工业:29.47%

服务业:68.05%

进出口贸易:逆差72亿美元

*以上未特别说明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9世纪中叶,白人统治者建立起四个政治实体。1910年四个政权合并为“南非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1948年国民党执政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镇压南非人民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1961年退出英联邦(1994年重新加入),成立南非共和国。1989年,德克勒克出任国民党领袖和总统后,推行政治改革,取消对黑人解放组织的禁令并释放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主席纳尔逊·曼德拉等黑人领袖。1991年,非国大、南非政府、国民党等19方就政治解决南非问题举行多党谈判,并于1993年就政治过渡安排达成协议。1994年4-5月,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以非国大为首的非国大、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三方联盟以62.65%的多数获胜,曼德拉出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非国大、国民党、因卡塔自由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2014年5月7日,南非举行第五次大选,非国大以62.15%的得票率再次胜选,祖马连任总统,拉马福萨任副总统。

【经济】南非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均较发达,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受国际制裁影响,经济出现衰退。新南非政府制定了“重建与发展计划”,强调提高黑人社会、经济地位。1996年推出“增长、就业和再分配计划”。2006年实施“南非加速和共享增长倡议”,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措施,促进就业和减贫。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2008年经济增速放缓,同比增长下滑至3.1%,2009年为-1.8%,一度陷入衰退。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南非自2008年12月以来6次下调利率,并出台增支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综合性政策措施,以遏止经济下滑势头。在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好转和筹办世界杯足球赛的共同作用下,南非经济逐渐企稳。2010年以来,祖马政府相继推出“新增长路线”和《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围绕解决贫困、失业和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目前,南非政府正在重点实施“工业政策行动计划”和“基础设施发展计划”。

当前,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尤其是欧债危机拖累,南经济总体低迷,增长乏力。2012年8月爆发的马利卡纳铂金矿大罢工演变成严重流血冲突,并引发新一轮罢工潮,重创南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支柱产业,加上国际评级机构先后调降南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和政府债券评级,令南经济再度面临严峻形势,兰特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2013年以来,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因素影响,南非出现大幅资本外流。

【工业】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业和矿业是南非工业四大部门。制造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产品有钢铁、金属制品、化工、运输设备、机器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钢铁工业是南非制造业的支柱,拥有六大钢铁联合公司、130多家钢铁企业。近年来,纺织、服装等缺乏竞争力的行业萎缩,汽车制造等新兴出口产业发展较快。

建筑业发展较快,但设备陈旧、技术工人缺乏等问题比较突出。南非政府目前正在实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建筑业面临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时机。

能源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先进。电力工业较发达,发电量占全非洲的2/3,其中约92%为火力发电。近年来由于电力生产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全国性电力短缺现象严重。

矿业历史悠久,具有完备的现代矿业体系和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是南非经济的支柱之一。南非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铂族金属和铬生产国和出口国。钻石产量约占世界的9%。

【对外贸易】南非实行自由贸易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会员国。欧盟与美国等是南非传统的贸易伙伴,但近年与亚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也在不断增长。据南非税务总局统计,2014年南非货物进出口额为1896亿美元,其中,出口912亿美元,进口984亿美元。

出口产品有黄金,金属及金属制品,钻石,食品、饮料及烟草,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石油等。2011年前十大出口目的地国为: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印度、瑞士、荷兰、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德国、美国、日本、印度、英国、意大利、法国、韩国、巴西。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