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实现统一监管后,上海市分管国资的副市长周波随即开始了一系列调研。
6月16日、6月24日、6月27日,上海市副市长周波一行分别到上海国际集团、太保集团、上海国盛集团调研。其中,上海国际集团、国盛集团是上海国资运营两大平台,而上海国际集团、太保集团则在此次统一监管后,国有资产监管关系从上海市金融办,调整到了上海市国资委。
在此之前的6月2日,上海召开市属金融企业统一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对上海市属金融企业终止委托监管,党组织关系、领导班子管理方式相应划转或调整。由此,上海对市属金融企业正式实施统一监管。
此次调整,上海要求坚持党政同步,整体移交;调整职能,落实职责;有序衔接,平稳过渡;要继往开来,推进市属金融企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在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服务金融市场能力水平和提高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下功夫。
上海市国资委官网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上海市国资委系统管理单位中,市管企业47家,其中33家竞争类企业中,金融企业6家,分别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而原来由上海市金融办监管的上海国际集团,也已实现统一监管,被划分为功能类的市管企业。
加快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发展,在金融国资统一监管中被不断强调。
在上海国际集团调研时,周波听取了上海国际集团改革重组及国资运营平台建设进展的情况汇报。周波指出,在金融国资统一监管之后,上海国际集团定位要站得更高,职能要更加明确,在上海市属国资这一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推进产融结合,发挥国资运营平台更大的作用。
上海国际集团截至2015年末合并资产总额2312.99亿元,净资产1699.70亿元。在被定位为上海国资运营平台后,经过业务纵横归并和出售,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分散的金融资产均得以处理,目前其持股的金融资产主要集中于浦发银行、国泰君安等市属核心金融机构。
截至目前,划转至上海国际集团的企业股权是锦江航运近48%股权,以及上汽集团3.03%的股权。其中锦江航运这部分股权已经在2015年10月转让给上港集团,实现了11.25亿元的国资运营专项收益。
周波同时强调,未来上海国际集团要在三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要站高定位,对产融结合、金融中心建设、国资重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运作等方面建言献策;二是要统筹谋划,对符合行业发展规律、行业特点和国际惯例的创新业务主动作为;三是要直面市场,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坚定地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同时注意防范风险,规范运作。
而对于太保集团,周波表示,这是上海本地成长起来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上海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金融保险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太保良好的发展增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搞好国资国企改革的信心。
对于金融国资统一监管,周波表示,有利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上海市属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划转后,上海市国资委将按照企业特性,分类监管,从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同时,周波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支持太保集团在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试点、互联网创新业务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太保集团最新的一项互联网创新业务是,6月7日,中国太保(601601.SH)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太保产险拟与百度鹏寰发起设立一家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新公司将聚焦于汽车保险及相关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真正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型互联网汽车保险公司。
公告称,太保产险本次投资金额不少于10亿元,占投资标的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50%。同时,投资标的将成太保产险的控股子公司,纳入中国太平洋保险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而在金融企业国资统一监管调整完成后,上海市国资委称,将通过“实体经济(产业)+虚拟经济(金融)+技术经济(互联网)”的多层次融合,打造一批核心主业突出、创新能力持久、服务和效益良好,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