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林海、河流、城市,呼伦贝尔呈现了丰富的美
行摄纪游,比起书本上的“卧游”,自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山水风月的馈赠。至于边塞风光,其苍凉野莽的美,与沿海城市迥异的豪放与悲壮,有着特殊的魅力。
呼伦贝尔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河(达赉湖)和贝尔湖,这里河流、湖泊众多,带来了充分的水源和无限的生机。那云深不知处,正是北魏拓跋鲜卑人入主中原的起点,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放飞雄鹰的地方。我们计划花七、八天时间,在呼伦贝尔草原走一个逆时针的小环——海拉尔区,牙克石,乌尔其汗,库都尔,图里河,根河,莫尔道噶,白鹭岛,临江,额尔古纳,再回到海拉尔。水草丰美的草原,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丰富的自然资源,激起我美好的憧憬。
旅行从海拉尔开始。穿越伊敏河与海拉尔河夹角中的“一塔两寺”(新建的白塔和藏传及汉传佛寺),一路尘烟,来到素有“天下第一湾”之称的莫日格勒河畔。草原上有着最原始的辽阔和自由。蓝天白云下的金帐汗草原,坡缓路折,羊群如雪花一般。我不禁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老舍先生的名篇《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周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就像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清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突然,数十匹骏马踏地而来,如奔雷一般迅捷,套马汉子一骑绝尘,于俯仰腾挪中挥杆驭马,场面极为壮观!马背上的民族,“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四蹄翻飞中人马浑然一体,果然彪悍英武!可惜一路煤场逶迤,草长难复鞋背,大草原的脆弱,让人感叹不已!
马背上的民族,“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四蹄翻飞中人马浑然一体
白桦黄中染金,红柳枯中有焦,正是北国之秋最佳时
车行一路,草原和森林交界处的牙克石就在面前!牙克石,境内多山,河流纵横,丰沛水源滋养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景点都分布在四周,我们没在市区停留,只在“老中青农村大食堂”午餐,“杀猪菜”和“小鸡炖蘑菇”勾起浓烈的东北味,大盆、大碗、大勺以及菜品的浓重洋溢着黑土地的情怀。草原的风景在路上,白桦才刚刚染上一层暖黄,往年已是第一场雪光临的季节,今年的秋意却不尽缠绵。
我们在乌尔其汉和库都尔两镇交界的一道山峦上停留,迎接落日的到来。尽管云层太厚,落日未圆,晚霞细如虹带,但云、风、草、林如此静谧安宁,蜿蜒的河流在脚下泛着蓝光,天穹旷野只有我们几人在小声交谈,享受这光影渐渐暗下来的美妙。
夜宿乌尔其汉小镇。居民大多数是林场职工,色彩斑斓醒目的民居颇有情调,街上的狗学着狼群仰天长哮,冬季银色的小镇加上伐木工劳作的场景是好摄者的最爱,如今最有人气的地方就是早醒的站前农贸集市了。红豆沙棘返魂草,金秋西瓜大如斗;农家果蔬,山里奇珍,淳朴小贩与寻常人家都如邻里一般亲切。
出库都尔,一路北上。秋意渐浓,寒凉侵衣,白桦黄中染金,红柳枯中有焦,正是北国之秋最佳时。蓝天白云下的北纬50度界碑,几近我国最北端,极端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界碑河湾处,云树一天,如南国一般妩媚。今年奇旱,大河痩身,几成一线。近期倒气候多变,每每有阵雨,水气一发,景致色彩便呈现层次丰富的美。直奔图里河,于路旁栈桥通幽处,转入呼伦贝尔市最大的原始白桦林,其干粗枝疏叶为金,难得一见!白桦树龄可达百又五十年,长在千米以上的寒温带,金秋亮色尤其美,是为北国的象征。其树皮极细柔,色如月白瓷,抚之如丝绒,树干上点缀着朵朵黑色的花纹,汁液纯净清甜。白桦入镜,阳光斜入,满枝透亮的金色,令人流连忘返!
之后的目的地是根河。根河有“中国最美河谷湿地”之称,可欣赏芦苇荡漾,灌木交织的美景。迟子建著《额尔古纳河右岸》,讲述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故事,场景就在根河,读之凄婉动人。驯鹿下山圈养失败,老年人还是喜欢住在夜晚能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年轻人则不想一辈子尾随驯鹿待在沉寂的山里。鄂温克猎人的歌声听上去总是那么沉郁而苍凉。因已近黄昏,登高望日落,晚霞照亮白桦林,依山错落,别有一番韵味,兴尽而归。
宿根河兴安假日宾馆。晨起去往莫尔道嘎,一路湿地、沼泽、水泡子连绵不断,说不尽的天趣野韵。厚厚的落叶铺满湿地泥坡,一步一嘎吱,一脚一汪水,无处问路径。乱树丛中,一方水泡一乾坤,敢把云天山树揽入怀中,何处不成画?看岸畔白桦,水边芦苇,戳地灌木,河里水草,状似杂乱无章,横生竖长,却是壮者阳刚参天,弱者阴柔贴地,高低互倚,各摄天地精华。物竞天择,生命轮回,强弱相对,和谐必定是最美的!
莫尔道嘎,大兴安岭中的小镇,曾经的森工重地。因为其森林原生态的多样性,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北国西双版纳”,“镶嵌在祖国版图鸡冠之上的绿宝石”。我们来不及欣赏其林草葱茂、溪流密布的万千气象,只被眼前落日的绚烂所震撼。震腾而上的水气化作云烟,浮在小镇的半空,神奇变幻着冷暖;即将下沉的夕阳聚集着热能,发出万道金光;残阳的血色刺破浓云,洒下人间一片红;余辉退去后的楼屋泛着蓝调的幽光;突然而至的雨滴带来了天幕中的黑絮,大自然瞬间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难得的美景让旅行变得无比的珍贵。夜宿莫尔道嘎,风雨晚来急。凌晨时分,骤雨击窗,闪电忽现。晨拍之人,愁急交加,披衣盼雨歇,心情随雨势跌宕。众议放手一搏,驱车沿泥泞小道,登龙岩山顶,恰晨曦微露,一道霞光卧在岭背,雨已悄悄退去。极目四望,浮雾从谷底升起,峡谷清风欲迎还拒,松涛一抹亮色,云团镶了一道金边,小城若隐若现,连本地摄协主席也惊呼难得此奇景。此处摄不如观,观不如冥想,只听风吟涛诉,如入仙境。
莫尔道嘎,因为其森林原生态的多样性,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北国西双版纳”
眼下边境游牧风光旅游渐热,俄式陋屋、家庭牧场、界河风光,均随性闲适
往南走,呼伦贝尔大草原开始展现绚烂壮阔的画卷:绿中染褐的草卷,黄里透锈的麦茬,白底金冠的桦树
从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往北60多公里即是白鹿岛。这儿是蒙古族先人图腾“苍狼白鹭”的故园。岛位于激流河汇入额尔古纳河的上游处,激流河呈S形环绕在两个岛之间,桦木与灌木相依而生。一路沿着蜿蜒的激浪河北上,阳光直上松梢头,听取涛声一片;岭头白桦斜倚,色如熔金,与微红的松杉辉映,气势恢宏中一点俊俏,美不胜收。大河在白鹭岛处巡场一周,留下无数的传说,松涛深处可藏千军万马,曾经的蒙古铁骑似从此出。看大河奔流,数岭峰连绵,谁识弯弓射大雕?斗转星移,惟风景依旧!
奇乾乡,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一朵奇葩,与俄罗斯隔岸相望。当年由俄罗斯盗挖金矿者搭建木屋而渐成集镇规模。十多年前因并屯而人口整体迁移,仅余三户“死守”。如今“钉子户”却成了民居旅游的“吃螃蟹者”。眼下边境游牧风光旅游渐热,其俄式陋屋、家庭牧场、界河风光、少电无网、随性闲适,一时成“背包一族”及自驾游者极简生活的标本,寻访者日多。因兄弟分家、回迁等原因,居民增至7户,政府也回来了,现为我国最小的乡。当年的动迁故事反成一大卖点。对我而言算是对英雄的一种膜拜。额尔古纳河是蒙古族的母亲河,是撒遍世界各地的蒙古人之灵魂家园。伟大的成吉思汗就是从这儿走出来的。
我住二黑家。其妻俄裔,传说有二,一为二黑从河边救起的女人,寻死觅活地要嫁给他;一是室韦来的导游,一周内被二黑“搞定”而成内当家。两者均为二黑亲口所说,看官自辨。此女一看就是当家的“凤辣子”。最喜二黑家的黑白二犬,进门即认作家人,出门全程引路陪伴,奔前跑后的兴奋,轻轻蹭你以表亲热,软化了厨娘跑堂的爆脾气,凭添不少乐趣!
出奇乾,过白鹭岛,开始折返往南,渐渐告别千回百转的林区,仿佛老天爷突然推开了巨大的窗,呼伦贝尔大草原展现了绚烂壮阔的画卷:绿中染褐的草卷,黄里透锈的麦茬,白底金冠的桦树,洗尽铅华的天穹,通往无边无垠的远方。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说:“为什么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是由东往西走上历史舞台。现在问题很明白了,那就是因为内蒙东部有一个呼伦贝尔草原。铁木真在征服各部落的战争中几乎都与呼伦贝尔有关。在巴尔湖草原迎娶新娘孛尔贴,在其生命中有太多的呼伦贝尔情结。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大大大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草原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是如此的神圣,让我们肃然起敬。老鹰嘴陡峭的河岸,虬枝横插的崖壁,好一派雄浑的北国气象。往里走,弯弯河谷中的千陇油菜,划着曼妙的几何图形,你可以想象油菜花开时的盛况。这里又连着额尔古纳河著名的俄乡,室韦,蒙兀室韦人的摇篮,一个十足的风情小镇。
室韦临江村一夜雨。晨起登山顶,沉睡的村庄,亦无炊烟亦无云。于时阴时雨中踏上归途。呼伦贝尔又称巴尔虎,美丽的陈巴尔虎大草原一路相伴。口里不断吟诵“风吹草地见牛羊”,“牧马群嘶边草绿”的千古名句,眼前的景象是摩托车手赶着牛羊,正在拓宽的省道犁开了千年绿原,腾空而起的航拍机赶得羊群惊恐奔逃。拉布大林的烤全羊有点仪式感。尝一下奶酒把,一小口就够了!
暮归海拉尔。中秋月正圆。海拉尔,蒙古语,流下来的水。不可不去的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去看看镇馆之宝——隋唐时代的马鞍吧,成吉思汗称霸欧亚大草原的秘密竟是一副马镫!强悍的民族因分裂而积弱,因宗教而懦驯,可书一册!残酷的诺门罕、海拉尔要塞战役,主角都是苏日,读后如骨鲠在喉!
回家了,句号总是不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