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4个月暴涨16倍 妖股还是货真价实?丨投资人说

第一财经2017-11-11 09:02:38

作者:张婧雯    责编:陈东达

记者:张婧雯

基因测序最近热火朝天,华大基因让人大开眼界,上市发行价仅13.6元/股,连涨19个涨停板,短短4个月暴涨1662%,直窜226元/股,最新总市值882亿。美国的基因检测龙头Illumina2000年上市,股价在这17年间也仅仅涨了700%。那么,华大基因究竟是妖股还是货真价实?

汪洋

同创伟业 董事总经理 医疗板块投资负责人

主导多家医药医疗企业的投资和并购

对医药医疗企业的价值投资有精准的判断能力

代表案例:景峰医药,康辰药业等

观点

性能提高成本降低 基因测序受热捧

技术突飞猛进 基因测序呈万亿市场

谨慎看待华大基因高估值

看好肿瘤领域基因检测应用

采访摘要

第一财经 张婧雯:基因测序这个领域在我们国内其实也不算是非常新的领域,为什么最近突然一下就特别火,而且我们看到它的利润一下子上来了。

同创伟业 汪洋:基因测序在2000年左右,作为一种新技术,处于全基因组的测序、序列检测、数据积累阶段,下游客户主要是科研院所,距离我们老百姓、民生比较远,大家也不是太关心。又因为科研相对还是一个比较窄的应用领域,体量有限,收入利润数据都不可观,投资人跟进的比较少。随着最近几年上游测序仪的升级换代,导致中下游测序能力提升、测序成本下降,具备了在临床应用的条件,普通老百姓也用的起了,跟我们老百姓贴近的机会更多了。

比如说做一个这种疾病检测现在几百块,你就可以承受的,如果说按照以前的那种老机器旧方法,去跑这么一个检测,因为它通量低,成本高,耗时高,所以可能要卖几千块几万块,大家就不会去做这么一个检测。上游测序仪的发展,性能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带动了整个中下游的蓬勃发展。而且投资人看到有这么多应用之后,也纷纷都把资金大量的投入到这个市场里面去,造成了这个市场一下子就热起来了。

第一财经 张婧雯:我们原来也有检测,只不过是用不同的仪器,不同的方法来检测,现在有基因测序了,可能是一种更好的精度更高的检测方法,而且价格又不贵,如果说跟以前的检测价格是差不多的话,基因测序就替代了原来的检测服务,变成一种刚需。

同创伟业 汪洋:你说的没错,基因检测现在加起来都是万亿级的市场,现在我们主流的是用二代测序的方法,但一代测序也有一些应用,现在三代的测序仪已经有公司研发出来投放市场,现在还有人在开发第四代的纳米级的这种一个测序仪。所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检测可以应用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所以我们可以期待这个市场会进一步的蓬勃的发展。

第一财经 张婧雯:基因测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上中下游。上游主要是指的仪器耗材;中游是基因测序的服务和相关数据分析;下游就是相对的科研,以及医院里的一些应用。所以这三个领域当中,它们的议价能力是不一样的。最强的要属上游的仪器耗材,它比较容易形成寡头垄断的位置。所以仪器耗材这个领域,是不是最值得投资的基因测序公司?

同创伟业 汪洋:目前整个基因测序产业链的形态来看,上游是主要由(Illumina)(罗氏)(Pacific Biosciences)做二代和三代测序的厂商,形成一个接近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但是做设备的研发需要很深的技术积累和门槛,造成这个领域不可能有太多的竞争者参与。第二,竞争者之间相互会有不断开发的新产品,会有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的压力。这个领域我们一直在关注,但是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花在寻找中游服务商的投资选择上。

第一财经 张婧雯:我们国内目前最大的一个基因测序公司,华大基因,目前的市值超过八百亿,它主要是做的上中下游哪一部分的业务?

同创伟业 汪洋:其实华大在上游和中游都有布局,它也有自己开发的测序仪,但是它的测序仪无论在性能、性价比和刚才我说的(illumina)等几个大的厂家还有些差距,所以实际上它最大的市场是在中游的服务供应这一块儿。比如说在国内NIPT,无创产前筛查,它是行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而且它现在在多个应用领域包括科研服务,包括肿瘤的基因检测,包括更多的这种细分的市场里面都在拓展和布局。

第一财经 张婧雯:您觉得它现在八百亿的市值到底贵不贵?

同创伟业 汪洋:说实话最近华大这一波的涨幅,我自己也有一点出乎意料,虽然我们机构也是华大的投资人,但是因为二级市场资本市场它炒的是一个未来的预期,因为基因检测这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所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阔,是一个大的趋势和风口,所以人们既然预期这个市场非常大,华大又能够成为这个市场里面最大的一块服务的一个,占据这个领头羊的位置的话,那大家给它一个相对高的估值和溢价,可能也是相对可以理解的,只不过它现在市盈率高达一百多倍到两百倍,这么一个区间,华大可能面临下面的压力是要用它扎扎实实来做更多的业务,产生更多的利润和业绩来支撑它的高估值。

第一财经 张婧雯:中游服务的议价能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门槛也比较低,其他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是很容易的。投资人这么多,资金也这么多,很容易又孵出来一个,你觉得目前华大基因是不是已经占有了一个绝对的优势地位?

同创伟业 汪洋:这是在产业发展初期的现状,服务领域相对来说进入门槛比较低,我只要有几个相关的专业人员,买几台测序仪我就可以开展相应的一个测序的服务,不管是科研的还是临床的。但是这一个细分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形成竞争和淘汰整合的过程,到最后就看谁占有的临床医院多,获取的病例的样本数量多,对这种测序结果,它的检测、分析、解读的能力,以及市场拓展和推广的能力,以及资金能力,我觉得都是非常考验企业的,所以经过一些充分竞争之后,这种企业最后还是会形成一个接近于寡头垄断的。比如国内的几个大的厂家,比如说华大,贝瑞等。后面的小企业,就做一些比如细分的,或者新的应用领域,和巨头们不愿意去做的区域市场。

第一财经 张婧雯:基因测序在应用领域也分方向,比如说分生育的检测,还有肿瘤的检测,最大的一部分市场是不是就是生育领域的检测?

同创伟业 汪洋:目前来看生育是最大的一个市场,第一现在能检测的遗传病种还是比较少,比如说唐氏综合症,但是有人已经开发了越来越多的病种,进行推广和应用,所以这个市场还是有继续成长的一个空间。第二个我预测将来肿瘤的市场,有可能会超过生育的市场,因为肿瘤的市场它需要的测序的样本量更加大,测试的基因数和突变种类,变异相关的热点数更加多,需要这种测序的能力更加强,然后单个样本的服务,单个病例的服务的价格也更加高,比如说测肿瘤现在如果是测四百个基因组的话收费要一万多块钱,如果是刚才说的NIPT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筛查可能只要几百块钱这样。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