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拍出3.08亿天价

第一财经日报2010-11-22 14:28:00

责编:群硕系统

王羲之《兰亭序》

11月20日晚,本届艺术品秋拍的重量级作品——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终以3.08亿元人民币成交,为目前本年度秋拍单件成交之最。

单件拍品3.08亿的成交价,也创下了推出该作品的中国嘉德拍卖行17年来的成交纪录。据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女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解释:“古代书法和古代画作一样重要,只是之前书法被忽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随着近年来足够稀少的古代书法精品频现,这一市场已被完全激活。”

而在当晚,另一名家赵孟頫的行书《洛神赋》也以800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超过估价4倍。

一字值七百五十万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在本届秋拍前就吸引了很多人关注,成为本年度秋拍的明星。此前,嘉德拍卖行以该件拍品“估价待询”的方式低调对待,并称“成交价可能过亿”。但市场也有人士认为该件拍品的估值为“5亿元人民币”。

这件拍品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四行,总共仅四十一字。虽定为摹本,但市场上对此摹本的年代推论不一。有说是唐代摹本,有说是来自明代。嘉德给出的专家意见是“至少宋代以前”。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于20日晚8时47分开始举槌拍卖,由5500万元人民币起拍后即有数位场内和电话委托藏家争相竞价,短短两三分钟便竞价到8800万,随后,有买家直接加价到1亿,此后买家以1000万为竞价阶梯展开争夺,最终该幅作品以3.08亿成交。

这41字创出的天价,也使得书法拍卖达到与古画同样的高度。以目前成交价格计算,该件作品的每一个字就价值近750万元人民币。

《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次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据悉,此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

经专家考证,该件作品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孙鑛等发现。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乾隆帝盛誉本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

古书法,从被忽略到被重视

上海古代书画收藏家、研究者颜明,对此拍卖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从2009年保利拍卖行把曾巩的《局事帖》拍出高价破了世界纪录后,书法热就已经露出端倪了。”颜明解释说。擅长在古书画领域“捡漏”的颜明,目前正看中王铎和傅山两位17世纪古代书法家的作品。

在2009年秋拍中,中国书法强势出击,不但拍卖最高价被曾巩的《局事帖》以1.08亿元刷新,更有多个书法专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佳绩。自从内地的拍卖市场启动以来,十余年间,中国书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成交额和成交率这两项重要的指标上,根本无法比肩中国画。

而古书法价值被长期忽略,也造成过拍卖行走眼。中国嘉德2009年推出的朱熹、张景修等的《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估价只有120万元,不过最终以1.008亿元人民币成交,为拍前估价的80余倍。

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看,目前国内书法成交价排名前五位的,都是在2009年和2010年创下的。而尤其以今年为甚,5件中其中3件都是在今年成交。

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相对价位较低,保真程度更高的近现代名家书作的投资价值要更高一些。特别是像郭沫若、康有为、于右任这样的近现代名人书作,近来增值的幅度还是很大。

此外,同于《平安帖》该专场上拍的《石渠宝笈》著录的三件作品均创出高价:陈栝的《情韵墨花》拍出1.1368亿元人民币;文徵明的行书《西苑诗》册页(十六开三十一页)以520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乾隆皇帝的《盘龙松》以4536万元人民币被竞得。

Related 相关

目前国内古代书法高价成交一览

1. 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 成交价 4.368亿元 2010年6月拍卖

2.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成交价 3.08亿元 2010年11月拍卖

3. “唐宋八大家”曾巩《局事帖》 成交价 1.08亿元 2009年11月拍卖

4. 朱熹、张景修等《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成交价 1.008亿元 2009年11月拍卖

5. 元代赵孟頫行书《洛神赋》 成交价 8008万元 2010年11月拍卖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