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第四审判庭召开的*ST创智(000787.SZ)重整案出资人组的会议上,中小股东合力反对,一举否决了破产重整草案。
作为启动破产重整公司,*ST创智是第一家在出资人权益调整环节为股东提供网络投票的公司。为此,对于昨日其破产重整方案遇阻,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网络时代股民的一次胜利,是足以载入中国证券史的中小股东集体维权带来的胜利。
*ST创智昨日发布的公告显示,重整方案最终获得了59.86%的支持票,40.14%的反对票。不过因为此类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需获得2/3以上的支持票才能通过,所以*ST创智依然没有逃离被否的命运。
昨日傍晚,*ST创智中小股东牵头人许天高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喜不自禁,连声说:“我们胜利了,重整方案被否了,很受鼓舞。”
首开出资人权益调整环节
网络投票先河
去年8月12日,深圳市中院受理了债权人湖南创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下称“创智信息”)申请的*ST创智破产重整案件。去年8月23日,深圳市中院裁定*ST创智进行重整。经多方协商,最终制定的破产重整草案中规定:第一大股东四川大地集团和第三、第四大股东分别让渡其所持股份数量的35%;其他持股数量超过1万股的股东让渡超过1万股部分的30%,让渡1万股以内部分的25%;持股1万股以下的股东让渡所持股权的25%。按照上述原则,出资人让渡股份共计为1.11亿股,让渡股权部分用于还债,部分用于后续重组。
该权益重整草案一经公布,*ST创智中小股东纷纷在网络上表示不满。对重整草案不满的中小股东们迅速通过互联网集结起来。正是在这些中小股东的呼吁下,*ST创智成为A股市场第一家破产重整草案增加了股东网络投票渠道的上市公司,创造了A股投资史上的一个先例。
网上投票渠道的开通,让此次出资人组的投票增加了很大比例的反对票。许多股东为了亲自向公司管理层以及大股东表达反对意见,不远万里来到深圳参与现场会议。*ST创智的这些中小股东表现出了极好的组织性和协调性,为了接待外地股东,许天高提前一天来到深圳找好酒店,迎接其他中小股东的到来。
昨日下午2点开始,*ST创智出资人组会议开始进场。公司方面专门安排了6名工作人员在深圳中院一楼大堂进行接待,不仅提前预约确权的股东可以进场,临时决定参加的股东,经确权后也可以进场。此外,深圳中院也专门为*ST创智中小股东开通了绿色通道,避开了繁琐的安检程序。据本报记者初步估算,到下午2:30会议开始,大约有40余名中小股东与会。由于不具备股东身份,本报记者被拒绝入场。
小股东们的“三点”不满
由于参会股东人数较多,出资人组现场投票大会很快变成了中小股东对大股东们的诉苦和声讨大会。许天高告诉本报记者:“会议从两点半持续到五点钟左右,小股东们提到很多问题,最后大股东们被批得哑口无言。”据介绍,小股东们的不满集中在三点上:第一,大股东四川大地集团持股成本只有2.26元/股,只占当时流通股价格4.68元的48.29%。四川大地的低成本是附加承诺,“未来12个月内注入旗下核心优质房地产业务,不低于2.2亿元”。此外还承诺为原大股东创智集团占用的1.4亿多元资金提供担保,但是这些承诺都没有兑现。第二点不满是针对原实际控制人丁亮旗下的第三、第四大股东,许天高称:“正是丁亮掏空了公司,弄垮了企业,因此第三、四大股东和四川大地都必须大幅提高让渡权益的比例。”
中小股东的第三点意见集中在*ST创智债权数额的认定上。根据2010年4月30日*ST创智公告,2010年4月,信达公司深圳办事处、*ST创智、四川大地集团三方签订了《债务重组合同》,合同约定,*ST创智及大地集团在约定期限内向信达公司深圳办事处支付4000万元,信达公司深圳办事处豁免重组债务中的*ST创智的担保责任(1.85亿元)。中小股东据此认为*ST创智针对信达公司的债务只有4000万元。但是重组草案中披露信达公司的债务为2.19亿元。
资深投资者任维杰评价称:“*ST创智开创了破产重整方案遭出资人组否决的先例,这也是网络化时代中小股东集体维权的结果。”此前多家公司的破产重组方案曾遭到中小股东的反对,*ST化工的部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还曾以向证监会投诉等方式来表达不满。去年下半年,深圳另一家上市公司*ST盛润A也曾在破产重整过程中,遭债权人会议否决。不过此后召开的债权人会议再次通过了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