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十年进退

第一财经日报2011-04-21 04:57:00

责编:群硕系统

就在人们差不多要忘记刀郎这个名字时,他回来了。5月21日的北京五棵松体育馆、5月28日的上海大舞台,以及随之而来的天津、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巡演,刀郎将以紧锣密鼓的步伐唤醒人们的记忆。

七年前,《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全国走红,成为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人们或追捧,或排斥,或反感,或探寻,刨根问底地把刀郎挖掘出来剖析,最终将他置于盛名下的危险境地。之后,他刻意回避采访,就像从未出现之前那样,回归自己的生活,转向幕后。

“当初大家听我的歌,是想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有一种跟风心态。现在时间慢慢沉淀下来,我相信留下的歌迷是真正喜欢我音乐的。”多年不见的刀郎,微有些发福,仍戴着鸭舌帽,笑容澄净,嗓音低沉。他说,现在复出,是希望为真正的歌迷演唱,带着他们回到自己最初创作音乐时的心境,回到音乐本身。

从去年开始,刀郎就在准备这次巡演,“我想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一个真实的刀郎。”曾经有“演出恐惧症”的他,谈演出而紧张色变,花了不止一年的时间来调整自己——从逃避到直视,从如履薄冰到来去自如,这是他出道十年来学会的坦然与松弛。

反感自己

刀郎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是华语乐坛难以颠覆的神话——《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销量达270万张,已发行唱片累计619万张,各种非正规渠道发行2000万张。这些数字所呈现的局面,便是人们耳边挥之不去的魔咒,很长一段时间里,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音像店的大喇叭没日没夜地播放这首歌,既成就了刀郎,也毁了他。

刀郎能体会很多人当时反感这首歌的心情,“当一首歌你从早上起来就听,一直听到晚上,确实难受。”每日在大街小巷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他开始害怕,继而反感。在面对媒体时,这种“怕”尤其深刻。“有一次去香港做通告,早上10点进一幢楼,楼里全是各家媒体,一家家跑,做访问,说的全是一样的话,一直做到晚上8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要起来接着采访。”在高楼林立的繁华香港,刀郎的失落感很强,“新疆是一个很悠闲很舒适的地方,突然转到媒体的焦点中来,心里的落差特别大。我是一个创作者,需要放松安静的环境。如果成名必须面对这样的生活,我宁可退出。”

他避免接受采访,但仍是媒体评论的焦点。某次在深圳演出完,第二天回程飞机上,报纸通篇都在指责刀郎“借名气做拼盘演唱会,曲目缩水”。其实,那次是演出商以“刀郎演唱会”为旗号做了一场拼盘演出,他却不知情。当赞誉、批评、质疑、嘲讽蜂拥而来时,他逃去甘肃定西散心,想让自己静一静。到了当地,又瞥见报刊亭的杂志上一行大字“冷眼看刀郎”。

过度的开发、关注与解剖,令刀郎疲于应对,“斗不过,只有选择逃避。”他说,直到2007年,自己才想明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才逐渐放下自我,以来去自如的心态面对周遭。

回归新疆

离开公众视线的这些年,刀郎始终住在乌鲁木齐边上的一个小城。“这几年,除了偶尔的巡演,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北疆和南疆行走。”

“刀郎”在维语里意为聚集、集中、群体。这个外来的、经历跌宕的四川人,不但在新疆的土壤中找到音乐灵感,也把自己视为刀郎人,追根溯源回归群体。

早在1999年,刀郎就认识了一位音乐家,在新疆生活了40多年,会说一口当地俚语。“他改变了我对音乐创作的观念,让我发现,真正好的音乐就在我身边。”从那时起,刀郎开始关注并搜集新疆民间音乐。

2005年隐退乐坛后,他将大量时间用于新疆民歌的搜集。“我找到一些老艺人,听他唱,听他讲以前的故事,看他周围的生活,看他怎么对待家人和孩子,怎么看待这个社会——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歌唱的源头。”

新疆阿瓦提县是刀郎艺人最集中的地方,他常去探访,并沿着叶尔羌河流域寻访刀郎文化的发源。行走在这条绿洲文化链上,他才真正明白刀郎人追寻自由、享受音乐的心态,“绿洲文化的形成很独特,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戈壁荒漠。从绿洲一出来就要穿越死亡之海。维族人认为一边是生命,一边是死亡,他们就不乐生,不悲死,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歌唱。你会感悟到,民族音乐原来是这样的。”

“我想通过自己的体验,把我看到的感悟到的,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出来。”刀郎希望做一个文化沟通者,也始终为这一身份而努力。他用维族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来谱写情歌,用维吾尔族拉弦乐器艾捷克为《新阿瓦尔古丽》伴奏忧伤旋律。

这几年,他的名字虽远离人们视线,却始终在幕后从事音乐创作。从2005年认识四川羌族女孩云朵后,他投入大量精力培养这位声音极有穿透力的歌手,为她制作专辑。但他也承认,今天的乐坛跟十年前他出道时的环境截然不同,“今天的唱片产业已经坍塌,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流行音乐肯定要面临转型。我在做《云朵》这张唱片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给别人钱,人家也不会盗版了。实体唱片的消费成本太大,已经被MP3网络下载所取代。”

在唱片业日暮途穷的今日,刀郎的复出是必然。毕竟,当一位歌手无法依靠版税生活时,演唱会仍然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