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小夏最近好不郁闷,上月初买了创业板的股票,没想到到了月末就成了“套中人”。“我可怜的血汗钱啊,就这么付诸东流了。”这看似戏言的感慨,道出了创业板鸡肋般的酸楚。
从1000点上方跌至900点附近,创业板指数与板块个股之间已出现很明显的助跌效应。一季报的“业绩地雷”不仅引起相关个股股价大跌,同时也拉动板块指数下行。统计数据显示,4月25日公布一季报的科泰电源1-3月份业绩下滑76.89%,长城集团和腾邦国际的下降幅度分别达到26.81%和24.67%。
确实,相较于主板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统计数据,创业板公司业绩稍逊一筹。在创业板运行初期,外界的目光往往聚焦于相关公司的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忽视了“硬币另一面”所隐含的经营风险性和业绩波动性。随着创业板公司2010年年报以及2011年一季报基本大白天下,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发行和远低于预期的业绩增长,凸显出该板块的投资风险,也逐渐得到了市场的理性认识。
自2009年10月开闸以来,创业板成员已扩充至209家。统计显示,2010年度,所有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2.57亿元,同比增长38.0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38亿元,同比增长31.08%;整体净资产收益率为8.76%。
同时,从公布的创业板公司的2010年业绩看,仅有不到半数的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相对其动辄五六十倍的市盈率,这种增长速度似乎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也正是基于此,板块的风险释放成为了必然。
分析人士指出,估值过高一直是创业板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广泛质疑的主要原因。60倍市盈率是过去18个月投资者对于创业板估值的一个“水位线”,如果低于这一水平,一些基于价值考虑的资金就会考虑买入,进而对股价形成支撑。然而,从历史走势看,这一支撑的力度似乎越来越弱,统计显示,前四次创业板的整体反弹幅度分别大约为50%、25%、30%和15%。近期创业板指数持续低迷,似乎预示着估值回归之路仍未走到尽头。
广发证券表示,大盘的下跌始于创业板泡沫的破灭和业绩下滑股的突发性跳水,题材股的大面积崩溃使市场信心受到毁灭性打击,再加上部分传统蓝筹股的破位下行,说明本次下跌并非前期的正常调整,是市场信心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的超跌反应。
长江商学院甘洁称,尽管有些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业绩增长非常快,但盈利质量的稳定性却是一个问题。市盈率已经非常高了,如果盈利质量反而差,长期回报会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而现存询价机制导致投资需求有限,市场大量资金涌入,金融系统并不能把多余资金引导到具有投资价值的实体经济,也是促成创业板爆炸性市盈率的原因之一。
华讯投资分析师孙淑星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或者连续亏损,归根结底就是公司经营不够稳健,高成长性不能持续。
以具体公司为例,在今年初股价曾突破百元的创业板公司中瑞思创遭遇业绩下滑带来的股价缩水。由于一季度主营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2.62%和18.46%,中瑞思创的股票走势也有点“惨不忍睹”。这家原先在物流网概念中炙手可热的上市公司,虽然刚刚在4月21日派发了每10股转增15股派息15元的“大红包”,但业绩的变脸依然无法阻止其股价遭遇重挫。
在创业板一季报业绩出现同比下降的公司中,既包括在2009年较早上市的安科生物、新宁物流等创业板公司,也包括上市时间不长的华峰超纤、四方达、松德股份等公司。从所属行业来看,在本身与中小板趋于同质化的创业板公司中,医药、电子信息、食品、设备制造、装备材料等行业都有公司出现业绩变脸,其中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下降、销售市场出现萎缩成为其中几个原因。同时,由于对创业板公司业绩信心不足以及之前上市时股价的部分高估,造成今年以来两个中小公司市场指数表现欠佳,并成为与主板市场涨幅形成明显对比的“重灾区”。
在4月中旬举办的“上海多层次蓝筹市场建设论坛”上,与会资本市场人士指出,由于对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业绩信心不足,以及之前上市时股价的部分高估,造成今年以来两个中小公司市场指数表现欠佳,并成为与主板市场涨幅形成明显对比的“重灾区”。
同时,从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情况看,2011年一季报显然不如2010年年报“光鲜靓丽”,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高增长还能否延续?不过,从A股中的多数大型蓝筹上市公司一季报来看,这些沪深股市的中流砥柱2011年一季度业绩依然以同比增长为主。
但是,这并不能带动创业板指数的拉升。而从走势看,自创业板指数2010年6月1日推出以来,就出现了“过山车”行情。
启动之初,它与上证综指走势出现背离、连续上涨,不过又很快开始大幅下跌,并于2010年7月2日盘中创出832.62点的历史低点。随后,创业板指又震荡上行,并于去年12月20日盘中创出历史高点1239.6点,然后又开始一泻千里。自今年1月25日以来,上证综指由2677.43点震荡向上到突破三千点,而创业板指自3月中旬开始一路下跌,直至创出今年以来新低。
业内人士称,创业板自3月下旬以来跌势加快,并形成恐慌效应,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和2011年一季度财报频频变脸,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高成长性”的画皮被揭穿。
有分析认为,公司业绩下滑只是这些创业板股票跌停的诱因,最本质的解释是,这些高市盈率的股票未能满足市场业绩预期,从而出现的价值回归过程。最近一段时间,创业板股票都将存在业绩风险释放过程,短期内都将承压,加上在应对成本压力与恶化的市场环境时,主板股票抗风险能力较创业板股票强,建议投资者近期选择估值低的主板股票。
公司IPO往往成为“造富机器”,不仅富了企业本身,更让大股东们上演身家倍增的神话。而随着年报和一季报的公布,一些套现的创业板公司高管也浮出水面。
中国“娱乐第一股”华谊兄弟的年报可谓是2010年最为热闹的一份年报,较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年报中不仅汇聚了诸多演艺大腕的持股情况,也让明星股东大额套现的情况浮出水面。有数据统计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创业板高管减持套现3.2亿元;而创业板高管增持257.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