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的是耐心,赚的是财富

第一财经日报2011-06-25 09:24:00

责编:群硕系统

长期或短期持有:国际的比较

图表1报告了各主要股票市场的年换手率。我们首先来看成熟市场:纽约为0.52,即1年里交易的股票占全部股票的52%,股票换手一次约为1.92年;即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平均持股周期为1.92年。东京的年换手率为0.27,平均持有周期3.70年;伦敦的年均换手率为0.58,平均持有周期为1.72年;香港的年换手率为0.54,平均持有周期为1.85年……反观内地的A股市场,上海A股和深圳A 股的年换手率分别为5.91和9.02次/年,平均持有周期为0.17年和0.11年,或者说平均持有周期分别为2.03月和1.33月。

总而言之,这些数据表明,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的投资者平均持有股票的周期为2年左右,而中国的投资者平均持有股票的周期只有1至2个月。或者说成熟市场的投资者大多做长线,赚取红利,同时赚取价值增值,而中国的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大多是赚取短期价格波动的收益。对于散户而言,到底是做长线好还是短线好?为什么?如果做长线好,那么中国的投资者为什么都热衷于短线?

为什么长期持有好?

读者朋友们不妨再来看看图表2,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第一,长期持有股票可以获得巨额的财富增值和可观的年化报酬率。如果投资者在1926年购买1美元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小公司股票,持有至2000年,即持有75年,并且把持有期间收到的红利全部再投资,那么到2000年,其财富将达到6402.2美元!增值6402.2倍!根据我们的计算,年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2.40% 。如果在1926年投资1美元至标准普尔500指数型基金,75年后你的财富将变成2586.5美元,增值2586.5倍!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为 11.05%。

第二,大家再注意看持有小公司、标准普通500(即S&P500)的财富增长轨迹,不难发现,虽然有些波动,个别年份波动幅度非常大,比如1969年小公司投资组合的财富金额约110美元,到1974年下降到约60美元,即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近乎腰斩。但长期地看,无论是小公司股票组合、标准普尔500组合的金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基本态势。这就意味着,短期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长期,时间会分散投资的风险,从而确保我们赚取足够高的投资回报。

我们再来看看最近坊间热议的最牛散户港商刘元生的故事。“1988年12月末,万科共发行 2800万股,每股1元”,港商刘元生“慷慨解囊认购360万股”。如今,刘元生持有万科8251.07万股,市值约17亿元。21年财富增值400多倍,年均投资报酬率或年均财富增长率近34.07%。而股神巴菲特此前最好的业绩是“持有《华盛顿邮报》股票30年,股票增值128倍”,年均报酬率 17.55%。刘元生和巴菲特的故事再一次说明,做股票投资,实际上投资的是耐心!

为什么短期炒作不好?

我曾经给本科生讲授过资本运营课程,我耐心地告诉他们,做投资,就是用当前的现金流去购买未来的现金流。课后,一位男生自信地对我说,他不要未来久远的现金流,他只要低进高出,赚取短期中的价格差。我当时就问他,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你能低进高出,而别人不能低进高出?你的优势在哪儿?你比别人聪明的地方何在?同样的,如果散户们无法说服自己,那么就不要尝试短期炒作!

不要短期中炒作的第二个理由,自然就是交易佣金的印花税了。2010年A股市场全年成交金额545633亿元,按1%。的印花税率和单边计征、3%。的交易佣金和双边计征的方式计算,A股投资者承担的交易成本达到3819亿元!如果持有周期延长1倍,将节约交易费用1909亿元。

不要短期炒作的第三个理由,是短期中价格波动风险大,并且存在被“打劫”的风险。比如年初股票价格为10元,预计年底变12元。如果持有一年,我们预期的投资报酬率就是20%。但如果其间,因为有人操纵,股票价格6月30日上涨至20元,年底又回到12元。如果短期持有获利,如果在年初进去6月30日出来,自然是最好的。但这也就一定意味着有人在20元进去12元出来。而且这个人是散户的可能性相当大。因为我相信,散户远远不如庄家有智慧。这是不是意味着短期中价格波动的风险更大?是不是意味着短期炒作很有可能被庄家打劫?

既然短期炒作不好,那么为什么A股市场许多投资者热衷于短期炒作呢?A股市场现行的制度背景,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比如许多A股上市公司没有支付红利的传统。A股市场原来并没有强制性现金红利政策。当前,证监会虽然把是否向股东支付红利与上市公司再融资相联系,但这一制度安排允许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的方式而不是以强制性现金红利的方式向股东分配。当我们的投资者无法从上市公司获得稳定的现金流量或现金收益时,短期中炒作是不是也就因此成了最优的投资策略?由此可见,建立强制性现金红利分配制度,或许有助于从一定程度上抑制短期炒作行为,或许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