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8年,我国养老金结余将首次出现负数,社科院推测为负1181.3亿元。到2035年养老金就很有可能结余会耗尽。这也就意味着,在80后集体退休之前,养老金可能会被掏空,退休前交的钱都没了。养老金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近乎无解的难题。那么眼下,能改变养老难题的制度是什么呢?这届年轻人又该如何养老呢?
《来点财经范儿》
东方卫视 今晚(11月21日 周一)22:47首播
第一财经 11月26日周六晚22:00播出。
本期现场请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财经作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硕士温义飞,以及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教师、清华大学博士杨伽伦。
养老金困局
如何破解?
本世纪初,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就已经突破7%的基准线,这个数字一般被认为是老龄化的警戒线,到了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指标,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
到2050年,36.5%的中国人都将在60岁以上,这里面就包括目前社会主流的80后90后群体。他们将要面临的是,如何体面的养老。
2022年11月4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正式发布。
90后开始
养儿防老了
以保护韭菜为己任的财经博主温义飞,作为一个妥妥的90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那种养儿防老的人。
温义飞对于养老的忧虑除了养老金之外,他曾经去考察过一些养老院,有没有孩子在养老院区别非常大,如果没有子女在外面照应,当老人身体状态不好或者无法表达的时候,就会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有力的商业上的反馈。如果有子女及时反馈,老人的商业养老生活才能有保障。
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提速
个人养老金启航
芮萌教授认为,目前养老金的困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日渐延长的人均寿命。第二个则来源于生育率在下降,现在是五个劳动人口来扶养一个退休的职工,等到我们退休的时候,可能这个比例从五个下降到三个,甚至是一点五个,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养老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老金的三支柱可能是目前的解决方案之一,要逐渐形成公共养老、年金养老、商业养老的格局。
焦虑是因为不确定性
财务规划就是让不确定变得确定
芮萌教授认为人会焦虑,是因为人的生命周期里面有两条线,一条是收入的那条线,另一条是支出的那条线,每一个人这两条线都不是重合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花得比挣得多,然后随着岁月增长,渐渐变成了挣得比花得多,到了退休的时候又变成花得比挣得多,所以我们永远面临资金链、现金流不匹配的问题。
在节目中,芮萌教授通过戈登公式,为我们展现了财务自由的可能性。金融通过资产配置,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通过财务规划,让不确定变得确定。
掌握增长型永续年金公式
让你体面养老
戈登公式里面的财务自由等于三个变量,C除以r减去g,C是每一年消费的量,r代表的是你投资的年化收益率,g代表目前的通胀率,那么通过带入公式,就可以轻松算出攒够多少钱,你就可以体面地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