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提前还 未必适合你?丨解码新金融

第一财经2023-02-15 17:59:30

责编:胡樱丽

从有钱没钱都要买房,到自降杠杆无债一身轻,提前还贷正在成为按揭者们一种新的选择。近期有媒体报道,继杭州、深圳等地后,北京也开始出现提前还贷的现象。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国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平均为4.10%,此前在超过5%和6%时高位站岗的投资者,都开始默默算起了提前还贷的账。但提前还贷之路并不容易,提前还贷真的划算吗?

 

未必1:你一次性拿得出这么多钱吗?

严跃进:我认为提前还贷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得有还贷的这个钱。如果没有这个资金,想去提前还意义也不大,提前还还有一些想不到的成本。

薛洪言:在实际过程中,房贷利率能够做到最低,但不代表说所有人申请贷款都可以到这样一个低利率。所以说,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或者首套、二套,实际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买房情况进行。一般新房可以比二手房拿到更低的利率,首套房比二套房拿到更低的利率。所以有些购房者的房贷利率可能很高,心里会有计算觉得要提前还,要客观认识到现在低利率也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的。

 

未必2: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

央行于2019年开展了贷款基础利率改革,也就是LPR改革,新的LPR形成机制是在央行中期借贷便利,也就是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并最终影响贷款利率。2020年,央行发布重磅公告,存量房贷利率迎来全面调整,LPR利率模式全面登场。政策出台后,银行针对存量房贷购房者开启窗口期,2020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购房者可自行选择是否将房贷利率由固定利率转换成浮动利率,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且转换之后以及错过窗口期之后不能再次转换。

薛洪言:因为一人只有一次更改的机会,所以如果说那一次你选择的是固定利率,没有改成浮动利率的话,之后今年LPR利率的下调,其实你的贷款利率也是保持不变的。

严跃进:银行合同每年调一次,下半年根据最新的LPR和当地的实际利率会跟着调,存量贷款就能享受到比较低的利率了,这个时候你再去考虑提前还贷的话,意义就不大了,你要了解这个趋势。

 

未必3: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

严跃进:关于提前还贷,我们经常有这个说法,就是等额本息提前还好,还是等额本金提前还好一点。你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理,提前还贷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减少付利息,本金肯定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在还贷中,这一部分利息想提前还掉。所以如果说哪种方式效果更好,我们就去理解哪种方式以前付利息比较多。

对于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现在老百姓主流其实是等额本息,每个月还的都差不多。刚开始几年付的利息会多一点,买房以后在最近十年之内,每个月还的2/3是利息,1/3是本金。换句话讲,比如每个月还款3000块钱,其中有1000块钱是属于本金,剩下2000块钱是属于利息。换句话讲,前面几年你的利息支出情况要更加严重,更加多。

所以我认为,作为购房者在理解这个事情的时候不能想当然,要谨慎去看这个事情。我此前提出了一个说法,我说这个时候倒是懒一点会好一点,不要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其实不见得。

 

未必4:未来你的理财收益一定跑不赢房贷利率吗?

薛洪言:我觉得提前还贷也要因人而异,其实几年前大家如果去询问要不要提前归还房贷,主流的答案就是“不要”,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的认知里觉得银行的房贷利率还是相对比较低的,而一般我们能够找到相对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所以大家觉得你没有必要去提前还贷,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其实4%、5%的放贷利率并不高。

2022年以来,包括银行理财净值化之后,我们也看到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一些大幅的波动,投资者找不到一款比较好的、安全性比较高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短期去比较,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跑不赢房贷的利率,所以你如果去算这个账,肯定是提前还贷是有一定的经济上的合理性。

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把眼光放的稍微长远一点。随着资本市场要重新回归牛市的这样一个行情里面,那个时候我们其实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些相对比较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那个时候你再去看的话,其实你就会觉得你今年的提前还贷的行为,有可能会后悔。所以我就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因为房贷利率毕竟是20年、30年这样的长期限,在未来20年、30年里,你一定找不到合适的高收益类理财产品吗?我觉得不是这样。

 

未必5:转贷 是精打细算还是弄巧成拙?

打开小红书和BILIBILI,可以看到许多按揭者孜孜不倦地分享着如何“提前还房贷,省下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利息”的话题变成热门,但对于大多数按揭者来说,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提前还清房贷,转贷变成了一个新的选择。所谓转贷,就是通过中介机构,获取过桥垫资将按揭结清,再拿房本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还有一部分按揭者通过中介机构变相申请经营贷,而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利率普遍低于4%,利用经营贷将房贷提前还清,享受经营贷的低利率。

薛洪言:我觉得这种做法肯定在合规上是有瑕疵的。先不说合理不合理,先说合规的问题,因为你在申请贷款的时候,都要有一项要备注你的借款用途。一般在我们国家银行的贷款的监管规定里面,银行的贷款资金首先不允许炒股、不允许投资,也不允许偿还其他贷款,不允许以贷还贷。所以这样一个操作必然会涉及到一个点,就是你在申请房抵贷的过程中,肯定是对于你贷款资金的用途做了一个虚假陈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带来潜在的合规风险,如果说银行抓得比较严一点,因为你违规在先,他有权利让你提前去一次性的归还全部的贷款本金。

另外这个背后主要涉及到一个期限不对称的问题。我们的住房抵押贷款基本上都是一个长期的资金,所以你每个月归还贷款的时候,几百万的贷款可能每个月也就是1万块钱左右还本付息的支出。但是你如果走房产抵押这样一个房抵贷的话,一般的期限有的是3年,有的是5年,所以要在5年或者3年的时间里面偿还几百万,每个月的还贷的资金流动性的压力会大大增加,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讲,我觉得它也不是一个特别合理的行为,会对日常生活和流动性带来特别大的压力。

此外,也会面临中介本身靠不靠谱这个问题,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百万级的资金,这个钱是以经营贷的名义下发,不是发放到贷款人个体账户里面的,这个中介机构靠不靠谱,会不会卷款跑路。这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

严跃进:如果你提前还贷,抵押房产以经营贷的名义去套取3.8%左右这种更低的利率,再把这个利率的贷款拿出来又去买房,这就是一种违法现象。

如果后续银行查出来你做了抵押贷款,把3.8%的低利息贷款变相去买房,无论你是用什么方式,最终发现你这个资金就是当时套取出来的资金,这个贷款是要强制被收回去的。如果说贷款强制收回去的话,所产生的违约风险是购房者要承担。

 

编导:王卓洋、范媛
制片人:马瑞瑞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