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受到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影响,多项经济数据增速出现回落。不过进入5月份以来,经济复苏动能转弱的确开始引发市场各方关注。数据发布当天,央行下调了MLF利率10个基点,本期嘉宾、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接下来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于信心恢复至关重要。
在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调下,提振消费的关键在哪里?降息降准的作用大吗?是否需要有更有力度的政策出台?如何看待外界强烈关注的收入倍增计划,下一步该采取何种激活楼市的措施?美联储暂停加息会对国内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影响?在当前市场利率走低、优质资产荒背景下,资产配置策略如何?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
王丹的主要观点:
收入增速预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
二手房占售房比例多反映投资信心疲弱
经济复苏阻力有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
期待更大幅度降息 扭转通胀预期是重要课题
收入倍增计划释放出提振信心信号
房地产今年保稳为主 刺激政策出台可能性不大
今年资产配置建议减股加债
收入增速预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
第一财经:丹总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我们看到前5个月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数据是刚刚出炉,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消费,我们看到5月份单月在五一假期的背景下,增速还是低于了4月份,提振消费的关键点在哪儿?
王丹:从现在来看,其实消费的高点已经过了,我们能够看到在第一季度的时候,大家出行旅游还有进餐馆,或者是一般的这种大件消费奢侈品消费动能都非常高。但是进入4月份之后,其实这个动能已经有根本性转弱了,一个很大的限制其实来自于收入减速。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说,如果一般的中国家庭不买房的话,他们是很难有大件消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汽车的消费也非常疲软,另外的大件消费,比如说电冰箱、空调,也都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走弱,基本上都是下行趋势。
二手房占售房比例多反映投资信心疲弱
第一财经:同时我们再来看看投资,三大投资领域的增速也有一定的承压。我们都知道其实过去这两三年,我们经济的增长基本上都是靠投资这个大头拉动的,所以怎么看接下来投资的情况?
王丹:中国的投资主要是三大块:一个是基建,一个房地产,再加一个制造业。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光是基建投资疲软,房地产投资也是相当的疲软。我们观察到一个很重要的先行指标,就是新房卖出去新增的房产,它主要是集中在什么地区?基本上80%新售出的房子都是在大城市的,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二手房,而不是新房。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他们要做出新增投资的决定,就必须要看到新房的销售有比较大的反弹才可以,如果只是二手房的话,那说明大家其实消费信心没有复苏,投资信心没有复苏,那么他们后续投资的动力就会很弱。
经济复苏阻力有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财经:5月份同比增速整体都是有一个比较明显下降的,这说明什么?是说明我们现在复苏确实是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吗?
王丹:我们现在复苏的确有很大的阻力。而这个阻力不光是来自于基本面的,也不光是来自于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其中还掺杂了很多地缘方面的影响。
迄今为止,货币和财政都没有使劲发力,这里面有很好的理由,比如说要维持金融稳定,不能把风险或者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打得太高,但是这给大家的一个预期就造成了不小的阴影。
因为很多的商家都对今年有比较高的期待的,我们能够看到3月份之后,尤其是小微企业,他们的投资有一个比较强的动能想要涨,但是到了5月份之后,这一部分的投资、银行借贷其实还是往下走的。这就说明大家在预期政策发力方面其实期待有所落空。接下来很大的一块市场信心的修复,其实取决于我们的政策怎么做。
期待更大幅度降息 扭转通胀预期是重要课题
第一财经:最近确实有一些货币政策出台了,我们看到周二有下调逆回购利率,你觉得现在降息降准有多大的作用?
王丹:首先我必须要说降息这个操作是非常正确的,顺应了市场的预期,而且大家已经等了很久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微幅降息于事无补。
那么接下来市场会预期有更大幅度的降息,今天我们看又降了10个点了,但是其实仍然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我不能说是货币政策没有用,假如说降息幅度够大,不光是能够改善资产负债表,而且会提升股市。尤其是在扭转市场信心方面,一个很重要的政策方向,对货币政策来说,其实创造通胀预期。现在的核心通胀率只有0.6%,如果是通胀预期打不上去的话,就没有办法鼓励企业去真正的投资生产。所以现在怎么来扭转通胀预期,这可能是一个更加严峻的课题。
第一财经:降得幅度不够的话,你觉得大概能降到什么样的情况下幅度又够,也不会引发过多的这种金融风险的担忧?
王丹:在历史上央行它应对经济下行时候最高是降过200个BP的,所以现在我们如果降10个BP的确是幅度非常小,市场的需求可能现在我认为要在50个BP到100个BP,就这么一个幅度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的提振作用。
收入倍增计划释放出提振信心信号
第一财经:现在有一个大家特别关注的叫做收入倍增计划,您怎么来看?您觉得收入倍增计划它的出台的可能性大吗?作用大吗?
王丹:这作为提振信心的一个信号,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应该提,而且大家对于未来长期的经济前景其实是比较看好的。
假如是我们说按照现在的收入倍增计划的话,差不多名义收入要年增长达到7%以上,我们才能够在10年之内看到收入翻番。
房地产今年保稳为主 刺激政策出台可能性不大
第一财经:刚才聊了很多房地产,您很多问题上都提到了房地产现在面临的问题,其实现在各地也有很多想促进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政策,比如说降低房贷利率,提高公积金的贷款额度等等,但是目前看来效果都不大,而且这次的房地产数据也不乐观,你认为下一步怎么来继续刺激楼市,让它有一个能盘活的前景?
王丹:我认为今年的政策目标并不想刺激楼市,因为从几个主要的指标上很清晰的看到房地产调控它的底在哪里。不管是现在强调刚需,或者是让银行给一些有困难的房地产企业贷款展期,这都是解决了一部分的燃眉之急,并不是真的想把房地产打到2016年高点。
我们看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情况其实都很说明问题了。去年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销售是下降了1/3,但是新房的房价是没有变的。今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其实在3月底才由负转正,第一季度就是前4个月就是一直是在往下走的。所以在这么一个背景之下,其实我们我们可以看到它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既不想让房价大涨,也不想让它大跌的,就希望保持平稳。
它一方面是想帮助房地产企业能够度过这段流动性危机,然后房地产企业内部也需要有整合的,负债太高,经营状况不好,在很多地方有烂尾楼的这些房地产企业可能是要出清的。
然后对于居民来讲,因为绝大部分中国居民的家庭财富主要是存在房市里面的,差不多70%甚至更高。它的财富在里面,所以不能够忍受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整。但接下来商品房增量市场基本上已经结束了,现在就是进入了一个存量市场阶段,所以大家的需求和预期都是要调整的。
我认为今年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稳房价,并且保证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流动性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至于说怎么刺激居民去买房,我认为这个需求其实是不大的。
美联储操作不会影响国内长期货币政策走向
第一财经:还有一个本周热点事件,刚刚美联储议息会议当中叫做skip,这次是暂停加息了,但是市场认为这是skip的但不是stop。接下来可能还是会视情况来看加息的这种调整,这个操作可能会对我们的国内的货币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王丹:那么今年这种情况其实美联储一直都在加息,就哪怕这次skip了一次,之后还是要加的,因为它通胀并没有降到合意的水平,也就是2%以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来讲,不会因为美联储加息或者不加息改变自己的方向。
因为银行法其实就规定了我们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什么,它的第一目标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里包括国内的物价稳定。还有汇率稳定,现在汇率有一些贬值的风险,但是现在市场上基本也觉得差不多见底了。国内的通胀是非常稳定的,事实上是需要往上打,是这么一个需求。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接下来仍然是会以国内的就业情况,还有市场恢复的状况为准绳来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
但是我要提一点,就是说它美联储加息尽管不会影响我们货币政策大方向,但的确是给汇率造成一定的短期压力,因为大家必须要根据美联储政策做出一些操作,对于资本的流向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我们也知道息差如果一旦增大的话,资本大方向就是想往美国跑,因为那边的资产收益率更高,所以这也是对我们这边怎么来改善资本市场预期的前景,这可能是有一些挑战。但是这都是短期的,我并不认为会影响我们长期货币政策的方向。
今年资产配置建议减股加债
第一财经: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利率逐渐慢慢的在往下降,优质资产荒的这种情况下,接下来整体的一个资产配置,你有什么建议吗?
王丹:大的方向我觉得两个,一个就是减股加债,因为股市现在是相当不明朗的。今年会不会是一个转折之年,我认为还有待观望。
然后第二点其实就是在房地产这方面仍然需要小心观望的,在大城市里面也已经出现了分化。上海的房地产是表现最好的,尤其是核心城区,但是北京和深圳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疲软的迹象,在有一些地区可能风险还相对高一些。在二三线的房地产市场里面风险高的城市是占大部分的,我们仍然可以说比如像成都或者青岛仍然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大方向来说,今年的确是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