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撕开智驾万亿市场缺口|中国经营者

第一财经2025-04-16 21:03:21

责编:葛伊

《中国经营者》本期节目聚焦智能驾驶核心战场,邀请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和线性资本创始人王淮,共同解码智驾芯片算力背后的商业哲学,探求技术理想主义与产业现实主义的融合路径。

 

本期嘉宾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余凯

余凯本科及硕士就读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大学,是著名机器学习专家,先后在微软、西门子及百度就职。2015年,余凯离开百度,创办地平线,专注于智能驾驶领域“软件+芯片”的开发。2024年10月地平线于港交所上市,成为2024年港股最大规模科技IPO。

 

特邀评论员

线性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王淮

 

 

一、科学家创业如何逆境破局?

孙睿淇:余总现在回忆起来,当时选择离开百度去创立地平线机器人是怀抱着一个怎样的初心?

余凯:当时我思考说整个人工智能软件算法已经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但是真正地要让自动驾驶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不仅仅要做软件,而且要做硬件,也就是计算芯片。所以我们应该是行业里面最早思考去做人工智能芯片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我们在这个领域确实是引领者。

孙睿淇:其实那个时候可以说从零开始,而且对整个产业大家其实都是怀抱这种怀疑的这样的一个态度。我不知道最早是什么打动了投资人的?王淮先生您应该是地平线机器人最早的投资人,是吗?

余凯:第一个投资人。

王淮:对。我觉得那个时候零都算不上,甚至是负一。有两样东西打动我,第一样是余凯他相信的是“软硬结合”,在当时有这种胆量和勇气的人是很少的。第二个我们对未来是深信不疑的。

余凯他其实是深度学习里面非常出名的科学家,他是最早的“布道者”,所以他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还有行业影响力是在那里的。但是你说因为这些积累一定能做出这样“软硬结合”的一个未来的大的解决方案,能够改变智驾这个领域?这个我觉得是想人所不敢想。

孙睿淇:2019年的时候,我看到你们做了一个重大的选择,就是全部投入汽车,对于这件事情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余凯:其实,整个创业的过程,我认为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逆境中——因为本质上创业意味着破局、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去改变现有的某种技术与产业格局。打个比喻的话,我觉得创业本身相当于垂直爬90度的坡:如果你不觉得难,或者不觉得身处逆境,那说明第一你不够努力,第二你选择的目标可能不够大。所以整个创业过程,我觉得几乎每天都是逆境,而所谓的顺境,我认为都是一瞬间一晃而过的。

我们的战略要聚焦,要全部投入汽车,那个时候其实是出于对未来的相信跟判断。在2019年的时候,其实汽车也不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赛道,但全部投入汽车是基于我们对未来的判断,而不是现在已经看到了什么。

孙睿淇:今天看起来的话,那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当时会不会有些反对的声音?

王淮:内心一开始肯定是有些怀疑和拒绝的,毕竟我们不是站在最前线。

余凯:而且那个时候我裁的是赚钱的业务,我们全部投入的汽车是当时不赚钱的业务。

王淮:但我们内心相信最好的创始人一定要有强大的愿景力。如果说他在前线走了一圈之后产生的判断,跟你在远远的地方看到和得出来的结论一样的话,那你要这样子的创始人做什么呢?所以基于我们对余凯的信任,还有他对产业未来演变的这种判断,我们还是相信创始人。

余凯:那个时候,实际上我们也有个考虑。因为那时公司也还不是一个完全正向挣钱的状态。所以表面上我砍掉了一个赚钱的业务,但实际上让公司的整个经营亏损就一下子就改善非常多。我们当时等于有更多的资金去打什么呢?我认为是一个时代的超级赛道,其实就是我们的新能源车这个赛道。那我们说新能源车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是新能源电池,另外一个是智能化。那地平线机器人在智能化上,现在是一个主力的玩家。

 

二、地平线何以成为主流车企首选?

孙睿淇:我知道目前全国最主流的车企,全部都有使用地平线机器人的产品和技术。

余凯:基本上绝大部分的车厂。

孙睿淇:所以在跟比亚迪、奇瑞、长安、理想等等的车企合作当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故事?

余凯:我们的征程3和征程5这两代产品实现首次量产都是在理想汽车,我来谈谈理想汽车。我们其实2019年就认识了,2019年整个的市场融资非常难,李想本人的压力也非常大。

到2020年的时候,他们一开始用的是Mobileye辅助驾驶的计算方案。当时,他们跟Mobileye在合作上也不是完全谈得拢,临时要改方案,地平线机器人那时选择挺身而出。但那个时候你知道吗?理想汽车是所有新能源造车势力里面最不被大家看好的,当时它整个技术团队的规模也不大。地平线机器人的话,实际上是提供了整个核心的开发力量,然后跟他们在一起。

孙睿淇:可以说是并肩作战。

余凯:我们从2020年9月份开始合作,到2021年的5月份就实现量产并交付给消费者,然后马上就成了爆款。今天理想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毫无疑问的领军企业,所以这个过程其实也跟我和王淮一样。

孙睿淇:投资者与创业者都是相互需要,彼此成就的。

王淮:对,共同成长,互相成就。

余凯:他在理想ONE的发布会上也有比较动情的一段话。他说中国有希望,是因为有地平线机器人这样的企业。我说我觉得这是客户对我很高的一个褒奖。我觉得工作的意义其实就是创造价值,然后别人认可,别人因为你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成功,我们在里面也会有所收获。

 

三、万亿级市场是真风口还是伪需求?

孙睿淇:请王淮从投资人角度再来给我们点评一下,目前地平线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和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王淮:首先我非常认同,但我同时提两个概念。第一是与时俱进,我觉得地平线机器人做到了与时俱进。因为整个时代自动驾驶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一个时代性的机会,他们抓得非常好,那同时也一定要抓牢。

另外我觉得叫“与势俱进”。因为他要走进各个国家,每个国家有它的复杂度,有它的产业壁垒,说难听点,说好听点是有它的市场格局。你如何才能以合适的方式走进去,以对的姿势进去,找到好的合作伙伴。

其实国外在过去几十年所获得的这种优势,让他们已经形成了甲方形态。但是,中国经历了我称之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这一过程。我要给你提供比国外最好的技术产品更好的东西,同时加上更好的服务。

我觉得这是一个时代的浪潮,未来十年一定有一批企业起来。所以我觉得地平线机器人在智能驾驶这个我认为10万亿级的市场上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四、智驾平权技术拐点何时到来?

余凯:今年比亚迪进一步地推出了所谓的“智驾平权”,让10万元价位的车型都能够拥有智驾方案作为标配。其实这个在行业里面是一个巨大震动。所以我觉得整个技术的变化是在加速的,这个拐点一旦出现的话,我估计3到5年内自动驾驶的发展会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我觉得三年前,我都难以想象今天地平线机器人的Super Drive,能够仅依靠11个摄像头,就在北京、上海最热闹的大街小巷,自由地自动驾驶跟穿行。

孙睿淇:我们现在只是想象力不够。

余凯:我觉得永远是这样,任何一个科技的变革,其实你都会低估它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